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帕金森病是一类进展性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特点为震颤、强直、运动迟缓以及一系列非运动症状,包括睡眠障碍、嗅觉减退、膀胱及肠道功能异常、疲倦、痴呆以及其他神经精神症状。虽然这一疾病没有治愈方法,可行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患者的运动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一部分类别药物已被批准用于早期帕金森病的单一疗法,以及疾病后期的辅助治疗:
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类药物的先驱者,已经作为主要药物使用了数十年;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通过直接绑定纹状体的多巴胺突出后受体刺激多巴胺分泌。很多帕金森病患者一旦确诊后,对治疗都很纠结,“药物毒性这么大,我何时开始吃药?吃什么药?何时考虑手术?”
纠结一:运动障碍并发症
运动障碍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异动症、开关现象和冻结现象。
症状波动: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又称为“剂末现象”。发生在两次服药之间(多在前一次服药3.5小时),其特点是“剂末”帕金森病症状恶化,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剂末现象”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
异动症:表现为不自主的乱动,头面部、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样、投掷样运动以及肌张力障碍样动作。异动症一般在用药5年后出现,与药物的剂量有关,以年轻人为多,通常自患者受累最严重的一侧足部开始。异动症又分为3种:剂峰异动症,最常见,在左旋多巴血药浓度达高峰时(服药后1~2小时)出现,表现为手足、躯体、舌的不自主运动,步态不稳,说话、吃饭、穿衣等困难;双相异动症:患者在药物起效的开始和剂末出现在异动症,表现为帕金森病症状缓解—异动症—缓解—异动症—帕金森病症状,许多患者还会出现“关期”异动症,即没有药性时异动,如痛性足痉挛等;肌张力障碍。在左旋多巴疗效消退时出现,以小腿腓肠肌、足趾痛性痉挛为主,与左旋多巴的血药浓度偏低有关。
“开关现象”:是病人服用左旋多巴后期出现症状波动,突然在不可预的“开”及“关”状态之间转换,突然不能活动和突然行动自如,与左旋多巴服药的时间无关。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后缓解,一天中,这些现象可反复迅速交替出现多次,患者形容病情的变化就像是电源的开、关一样,所以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现象为“开关现象”。
“冻结现象”:是指患者平时都是按时按量用药,但仍会突然僵住,完全不能活动,数分钟后缓解。
纠结二:药物治疗副作用怎么选
为了延长帕金森病治疗效果,推迟运动并发症的出现,在帕金森病治疗要诀:“细水长流,不求全效”。许多患者担心多巴胺类药物的副作用,往往推迟服药的开始时间。延迟用药并不明智
运动障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有关,还与用药的总量、发病年龄、病程等密切相关。用药总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发病年龄越轻、病程越长,越易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帕金森病治疗应该早诊治、早治疗。药物治疗应尽早启动,理由有:尽早干预可以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早期进展较晚期快,可能是由于早期存在有害的代偿机制;尽早开始药物对症治疗,可能打断有害代偿,延缓病情发展。
帕金森病早期治疗决定后期并发症
目前一般认为一旦早期诊断为帕金森病,即应该尽早开始治疗,对今后帕金森病整个治疗成败起关键作用。早期治疗分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强锻炼、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社会、家庭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早期药物治疗一般予单药治疗。但也可以用优化的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力求达到疗效最佳、维持时间较长而运动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在帕金森晚期,药物疗效渐渐下降,药物作用时间也越来越短,迫使患者服用的剂量也越来越大,此时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也在所难免。
不同运动并发症类型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各不相同,明确其类型是采取合理治疗的前提。提供治疗方案前,应为伴运动并发症的帕金森病患者建立个人日记,详细记录其临床症状、运动并发症出现时间、服药时间及药物种类、剂量和频率等。这些信息可以最迅速地帮助临床医师对运动并发症的类型和原因做出精准判断,进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帕金森病临床诊治六大要点
什么是多系统萎缩
帕金森非运动症状低血压怎么治疗
帕金森症状的3种不同震颤
做帕金森脑起搏器对年龄有没有限制
便秘是帕金森病的原因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