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STN-DBS的ILS程序模式可提高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陶英群
陶英群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沈阳军区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丘脑底核电刺激术(subthalamic nucleus deep brain stimulation,STN-DBS)是一种对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术后程控是改善症状的关键。术后常规程控模式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然而,部分患者经过多次程控调整,包括改变振幅、脉宽、频率以及切换至单极或双击模式等后,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或者出现副反应。

交叉脉冲电刺激(interleaving stimulation,ILS)是一种新的程控模式,它可以根据患者病情优化刺激区域。交叉脉冲电刺激是在一侧电极上设置两组不同的交替刺激程序;两组程序的频率相同,但对不同的触点作电压和脉宽的组合调整。两组程序的脉冲交替电刺激可规划刺激区域范围、规避不良反应。这样的程控模式称为交叉脉冲电刺激。交叉脉冲电刺激适用于常规程控疗效欠佳的患者。ILS不仅可控制帕金森病症状,而且改善常规程控模式产生的副作用,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的Shi-zhen Zhang等回顾性分析该院最近四年间应用交叉脉冲电刺激程控模式治疗的12例帕金森病患者(表1),结果发表在2016年12月的《Medicine (Baltimore)》上。

表1. 接受ILS的12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作者将电刺激产生的不同症状分为4类:构音障碍、舞蹈样运动障碍、步态障碍和帕金森症状控制不全。经交叉脉冲电刺激程控模式治疗后,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而且电刺激产生的副反应减轻。帕金森病统一评估量表(UPDRS)的评分平均提高26.9%(表2)。

表2. ILS治疗前后,12例患者的帕金森病统一评估量表-运动功能评分。

最后作者指出,当常规程控模式未达到满意疗效或者电刺激产生副反应时,交叉脉冲电刺激是一个新的选择,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帕金森病症状和减轻电刺激产生的副作用。然而,大多数患者经过常规程控可控制症状。因此,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要采用交叉脉冲电刺激,只有在常规模式控制不佳或者产生副反应时可考虑采取该模式。当交叉脉冲电刺激产生新的副反应时,仍应改为常规程序的STN-DBS。

(安徽省立医院Neuro-Chen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