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慢性胆囊炎(郭喜军主诊)

郭喜军
郭喜军

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慢性胆囊炎(郭喜军主诊)

李某,女,50岁,工人,石家庄市人。患者右上腹胀满2年,加重伴嗳气、口苦10天。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肝胆B超示:慢性胆囊炎。西医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此乃肝胆湿热,气滞血瘀之胆胀。治当清热疏肝利胆、活血通络。故用清胆汤加减治之。本案之治,除清热疏肝利胆、活血通络外,尚用白芍、沙参养阴柔肝,以缓肝胆之急。乃虑其病史2年,邪气久郁,化火伤阴之用也。通方疏肝利胆、清热养阴、活血软坚标本同治,使肝疏胆利而疾病向愈,可见其思虑之深远也。

患者右上腹胀满2年,加重伴嗳气、口苦10天。患者2年前出现右上腹胀满隐痛,厌油腻,去医院诊断为胆囊炎,给予消炎利胆药物治疗好转。后每因饮酒、进食油腻或精神刺激而加重,反复不愈。10天前出现右上腹胀满加重,并伴嗳气、口苦,服用消炎利胆药物后症状无明显好转,遂来诊治。

初诊(2009年3月16日):证见右上腹胀满、嗳气、口苦,纳呆。察其莫菲氏征(+)。诊其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检阅实验室报告:肝胆B超示:胆囊肿大,胆囊壁毛糙,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此乃肝胆湿热,气滞血瘀之胆胀。治当清热疏肝利胆、活血通络。拟用清胆汤加减治之。

处方:

柴胡、黄芩、青皮、厚朴、苦参、公英、丹参、生牡蛎、白芍,金钱草、川楝子、郁金、鸡内金,沙参,茵陈、赤芍、川芎。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3月23日):服药后患者右上腹胀满减轻,嗳气减少、口苦明显减轻,纳食增加。诊其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此乃肝胆湿热减轻,气血运行较前通畅,当治如前法。继续上药治疗,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3月30日):患者右上腹胀满明显减轻,嗳气及口苦消失,纳食可,寐安。诊其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此乃湿热明显减轻,肝胆气机更加顺畅,故继续上药治疗,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四诊(4月6日):服药后患者右上腹胀满消失,纳食可,寐安。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此乃湿热势微,肝胆气机更加顺畅,故可减轻药味,上方减苦参、公英、川楝子、生牡蛎。

处方:

柴胡、黄芩、青皮、厚朴、丹参、白芍,金钱草、、郁金、鸡内金,沙参,茵陈、赤芍、川芎。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五诊( 4月13日):患者病情无复发。纳可,寐安,二便调。察其莫菲氏征(-),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肝胆B超示:胆囊正常大小,胆囊壁光滑。此肝胆气机顺畅,疾病已除。

按:慢性胆囊炎系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多由慢性感染、结石、化学刺激及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每因饮酒、进食辛辣油腻饮食或精神刺激而加重,反复不愈。《灵枢·胀论》云:“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胆胀”,“胁痛”范畴,病变主要在肝胆,与脾胃有关。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失节导致肝胆郁滞、湿热蕴结、疏泄失常、腑气不通而生。若失治误治反复发作,久病人络,而致胆囊血瘀、胆囊壁增生变厚,邪气久郁,化生火热伤阴。气机郁滞于肝胆之经,故可见右上腹胀满;肝气横逆,胃气不降,故嗳气;肝胆火热循经上攻,故口苦。治当清热疏肝利胆、活血通络。故用清胆汤加减治之。方中柴胡、川楝子、青皮、厚朴舒肝理气;黄芩、茵陈、苦参、公英、金钱草清热利胆;丹参、郁金、赤芍、川芎活血化瘀;生牡蛎、鸡内金软坚消积;白芍、沙参养阴柔肝。全方疏肝利胆、清热养阴、活血软坚标本同治,使肝疏胆利而疾病向愈。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