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可控的脑血管病易发因素

张洪钿
张洪钿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se)因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对其致病因素的研究成为重要课题。研究表明,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性别、种族等。但此类因素难以被人们所控制和改变。因此,近年来许多专家致力于脑血管病可控因素的研究。

1、 环境及生活因素

外界环境如地域、气候等均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在我国,随着纬度的增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升高。气候较为寒冷的冬、春季节,也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生活方面如饮食不节、情绪不稳、精神紧张等因素也与脑血管病有关。尤其在我国北方和沿海地区,高钠饮食是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此类因素可通过适时保暖、控制饮食、加强锻炼、调节情绪等方法降低其致病危险。

某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也是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吸烟能使血液粘度增高,可使红细胞压积显著增高,全血比粘度显著增高;还能导致血管收缩,并导致血管壁损伤从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研究证实,吸烟能使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倍。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小板功能低下,及纤溶活性增高还可以造成小动脉痉挛,脑深穿枝小动脉内膜纤维素样坏死、玻璃样变及微动脉瘤形成从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研究证实,中止上述不良嗜好,可使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降低。

2、 疾病因素

2.1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高血压可直接作用于直径50~200微米的小动脉,使这些血管发生透明样变、微梗死或微动脉瘤形成;还可通过机械刺激损伤直径大于200微米的较大血管及其内皮细胞,使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脑血管病的关键措施。

2.2 高脂血症 血脂的升高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在欧美国家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大血管尤其是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很大关系,而在亚洲人种脑血管病的发生以小动脉病变为主,因此在对脑血管病生的发生方面,高血脂对欧美人种的影响要大于对亚洲人种的影响。其中以总胆固醇和LDL浓度增高危险最大。降血脂治疗可有效的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从而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

2.3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比血糖正常者增高约1倍。糖尿病引起脑血管病的机制为糖尿病性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常先从动脉内皮的损伤开始,近年来发现糖尿病患者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抗体增加,说明免疫功能障碍也是内皮细胞损伤的原因。另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有效控制糖尿病将会有效的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2.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多数的研究证实,中度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目前尚不清楚其作用机制,其机制之一可能是自由基的生成。其次Hcy对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此外Hcy 也与纤溶和凝血系统相关。

2.5心脏疾病 各种心脏疾病均可增加患脑血管病的危险,如心房纤颤、感染心内膜炎、心脏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约75%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死亡患者伴有心脏疾患。房颤是心脏疾病致脑梗死的最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约有50%的心源性脑栓塞是由心房纤颤所致。抗凝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2.6血液系统疾病 许多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细胞增多症等,因血液成份的改变易造成脑出血、脑梗死。

2.7 某些感染 一些局部感染如中耳炎、面部感染、副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颅骨骨髓炎等波及到颅内血管尤其是静脉窦,可造成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引起颅压升高、及相应的脑局灶症状。甚至肝脓肿、泌尿系感染或盆腔炎也可经脊椎周围静脉丛进入椎管内静脉,再经椎静脉传到颅内静脉。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被证实。

2.8脑血管畸形 有先天形成的也有后天形成的,易导致出血性脑卒中或反复的卒中发作。发病之前诊断不易,病后可通过手术或介入的方法进行诊断和治疗。

3、医源性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也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最常见的是口服避孕药。避孕药可使血液凝固性增加和血流缓慢,还可使血管壁内膜增生,此外避孕药中所含的甾体激素可影响脂肪和糖的代谢,造成高脂血症,这些均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停服此类药物可减少脑血栓的发生。

在某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失液过多、入量不足、脱水过度以及有创性的检查和治疗,也是造成脑血管病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常见的可控制的脑血管病易发因素。脑血管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一些是可以干预的,有一些是难以干预的,随着研究进展,将会发现更多的脑血管病易发因素,和更多的干预手段,从而,能更有效的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减少脑血管病造成的危害。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