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脑病科
芜湖中医院
三级甲等睡眠障碍患者常因失眠对身体健康、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而痛苦不已,因而自服催眠药,且剂量不断增加,服药时间则累月长年,其结果是失眠末愈,却又导致了新的心身疾病而增漆了新的痛苦。这反应了患者对失眠病因缺泛正确的认识而盲目用药,同时也提出了目前医疗市场如何引导患者选择科学治疗、安全用药的现实问题。因此,针对病因、正确引导、合理治疗、安全用药,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 (一)催眠治标、适可而止:众多催眠药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脑部中枢神经而达到被动睡眠,因而不是真正生理的睡眠而无法熟睡,同时由于催眠药也抑制了脑部的其它活动而产生头痛、头昏、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无力、情绪低落等副作用。又因其耐药性及成瘾性,不少病人长期服用反而失眠加重,长期大剂量应用又势必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在临床中,一些耐药性及成瘾性的患者服用的催眠药(如安定片)从一片、二片增至五片以上,少数患者多达10余片,有的甚至多达几十片。因此,长期服用催眠药物只能解决暂时失眠的痛苦,带来的却是副作用的惆怅和生理机能的不断失调与损害。 若从安全用药、应急催眠而言,催眠类药物只宜于应急"治标",适宜于短期因人为、环境、精神因素引发的急性失眠患者,例如:人为因素所致的睡前过食、暴饮、服用兴奋性饮品(酒、咖啡、浓茶)等;居住环境变更所致的时差、气候、噪音、异味、强光刺激或睡眠环境的改变等;精神因素如家庭、社会、考试、就业等所致的一时紧张、焦虑、抑郁,或突发事件引起一时的强烈精神剌激等所至的急性失眠。实际上,这类因素都是暂时的和可改变的,如改变一下不良的生活习惯,调整一下不良的心境,增强适应生活与环境的能力,同时人体也有其自身的调节能力,因此即使不服催眠类药物也可在短期内转换成为生理睡眠。尚若采用催眠应急,催眠药也不宜久服,应逐步减量,适可 而止。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失眠的原因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远离疾病
怎么戒掉安眠药?
家有宝宝,这么吃!
睡不着就是失眠了?~失眠的诊断标准
为什么睡不着?---失眠常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