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冬季取暖当心“低热烫伤”

苏晓利
苏晓利

副主任医师 烧伤整形科

邯郸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众所周知,高温可以引起烧伤。但许多人意识不到,暖风机、热水袋、暖气片、自发热贴膜等也会烫伤人,而且还会很严重。入冬以来,烧伤科已接诊、会诊多例此类烧伤病人,在此提醒大家正确使用保温设备,注意防范“低热烫伤”。

低热烫伤通俗的理解就是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由于接触皮肤时间较长而引起的烫伤。皮肤对热力有一个耐受度,一般而言,比体温高5℃-7℃是可以耐受的。温度越高,导致组织损害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低热烫伤多发生于婴幼儿、手术未恢复知觉以及末梢神经感觉不好的病人或老年人。但健康中、青年人群中也有发生,主要发生在人们过度疲劳沉睡、醉酒等情况下皮肤痛温觉灵敏度较低时。它和明火、开水等引起的烧伤、烫伤不同,早期表现多类似表皮损伤的浅二度,面积一般不大。但由于热力持续渗透,创面实际会比较深,往往造成真皮甚至皮下组织的坏死。在手背、胫骨前、足跟等皮肤软组织较薄的部位,甚至可深达肌腱、骨骼。低热烫伤导致的创面自愈时间会比较长,一般在三周以上。部分面积较大或很深的创面则需要实施手术,切除坏死组织后根据深部组织情况做皮肤甚至皮瓣移植来修复。

预防低热烧伤,重点是身体要与取暖设备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感觉烫手”的热源直接接触皮肤,不要长时间开启电热毯等。对于婴幼儿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病人,更需要特别注意。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