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氧疗的不良作用有哪些

田梅
田梅

主治医师 肺病科

山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1、氧中毒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氧可发生氧中毒,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纤毛活动被抑制,肺毛细血管充血,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泡内渗液,出现肺水肿。氧中毒的危险性由两个因素所决定。①吸入氧浓度;②吸氧时间。其特点是肺实质的改变。主要症状:胸骨下不适、疼痛、灼热感,继而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干咳。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进行血气分析监测,动态观察氧疗的治疗效果。

2、肺不张 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支气管有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引起吸入性肺不张。主要症状:烦躁,呼吸、心率增快,血压上升,继而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昏迷。预防措施: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多咳嗽和经常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分泌物阻塞。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应加强湿化和雾化吸入。氧气是一种干燥气体,吸入后可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主要症状: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且有损纤毛运动。预防措施:氧气吸入前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以此减轻刺激作用。

4、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 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主要症状: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出现不可逆转的失明。预防措施: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呼吸抑制 见于Ⅱ型呼吸衰竭者(PaO2 降低、PaCO2增高),由于PaCO2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呼吸的调节主要依靠缺氧对周围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吸入高浓度氧后,解除了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造成呼吸停止。主要症状:呼吸抑制。预防措施: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给氧,维持PaO2在8kPa即可。

6、二氧化碳潴留 低氧血症时,PaO2的降低可刺激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部通气。如果患者的呼吸是靠这一反射兴奋维持时(如肺原性心脏病),吸入高浓度的氧后,PaO2的升高可使这一反射机制消除,抑制患者的自主呼吸,使肺泡通气量下降,造成PaCO2上升,甚至可出现肺性脑病。故对这类患者应给予低浓度的氧吸入,氧疗时监测患者的PaCO2变化。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