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球囊或支架辅助的个人经验总结)

肖福顺
肖福顺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血管内治疗的153例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经验,并对球囊和支架辅助的疗效和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

方法:总结了2005年至2013年经血管内治疗的853例颅内动脉瘤病例,其中按宽颈动脉瘤的国际诊断标准(1,动脉瘤绝对直径大于4mm,或2,动脉瘤瘤体与瘤颈比小于1.5)的宽颈动脉瘤共 153例。其中男,74例,女,79例。年龄,19-79岁,平均50.3岁。应用球囊再塑形技术126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25例,支架+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技术,应用6F导引导管导入载瘤动脉。路径图下微导管导入动脉瘤内,在球囊或支架辅助下应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直至动脉瘤不显影为止。

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8例,其中球囊再塑形技术破裂7例,支架结合弹簧圈破裂1例。死亡1例,余病人均恢复良好。

结论:球囊再塑形技术和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均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良好选择,但球囊再塑形技术可以避免术后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及支架后再狭窄,适合病例应尽量选择。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