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听神经瘤占原发性脑肿瘤的10%,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观察、显微手术和放射外科治疗。近年来神经影像、显微外科及神经功能监测技术的发展,要求医生不仅做到听神经瘤全切,而且需在保留听力和颅神经功能方面进一步提高。γ刀治疗恰恰能满足这种要求。截至2006年底,全球202台Leksell伽玛刀共治疗听神经瘤36,843例,占γ刀治疗的良性脑肿瘤的26.0%,居γ刀治疗的良性脑肿瘤的第二位。由此可见,γ刀治疗在听神经瘤的治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969年 Leksell首先将γ刀技术用于听神经瘤的治疗,此后病例逐年增多。近10年来γ刀技术有了稳步提高,主要体现在C型伽玛刀的临床应用、剂量计划软件的进步、磁共振定位技术以及近年来剂量选择的优化等方面。这一系列进步使得γ刀治疗听神经瘤的效果产生了飞跃,随着10年以上长期随访结果的陆续报道,γ刀确切的肿瘤控制率使其逐步演变为可替代显微手术的微创疗法,尤其是对中小型听神经瘤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γ刀放射外科治疗听神经瘤的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对于听力的保留以及面神经、三叉神经等功能的保留或改善日益成为γ刀治疗所要追求的目标。
听神经瘤的γ刀治疗技术
γ刀治疗前评价
听神经瘤患者在γ刀治疗前都要接受高清晰度磁共振和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和语音分辨率检测),CT检查仅用于无法进行MRI检查的患者,听力分级选用Gardner-Robertson分级标准,面神经功能则选用House-Brackmann评分进行评价。Gardner-Robertson分级1~2级属于有用听力范围,即纯音测听(PTA)或听觉阈值50%。
γ刀治疗剂量计划
剂量计划是γ刀治疗的关键环节,利用Leksell Gamma Plan计划系统准确勾画肿瘤轮廓,通过选用多个等中心、调整权重、堵塞射线通道等方法制定出适形满意的剂量计划。剂量计划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对肿瘤边界的适形程度高低。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由于面听神经复合体通常位于肿瘤前缘的前下方,此部分对计划适形性要求更高。在计划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功能的保留,对中等大小以上的听神经瘤还要注意对脑干的保护。肿瘤容积决定了其周边正常组织(如面神经)接受高剂量照射的容积,因此听神经瘤的计划多选用小准直器(4、8mm),仅对少数大肿瘤才选用14mm准直器。对于内听道部分肿瘤的适形可以用4mm准直器多等中心照射来实现锥形的剂量分布,这对提高听力的保留率同样是有意义的。有研究表明:对于内听道部分肿瘤选用8mm以上准直器会增加听力损伤的风险。放射外科治疗成功与否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剂量计划适形性。
γ刀治疗剂量选择
γ刀放射外科剂量是影响其疗效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在过去20年里听神经瘤γ刀治疗的剂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早期报告中多选用较高剂量(平均16Gy)。近年来治疗肿瘤的边缘剂量趋向于低剂量的原则,大多数学者推荐12~13Gy的边缘剂量,认为既可以达到控制肿瘤之目的,又可有效地降低颅神经损伤的风险,研究还证实12~13Gy剂量组出现颅神经损伤的时间比高剂量组推迟了2~3年。有学者选用10~12Gy边缘剂量治疗一些对听力保存有特殊要求的患者,如双侧听神经瘤(NF2)患者或是对侧听力已经丧失的患者,取得一定效果。但也有学者不支持过分降低边缘剂量(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为什么有的听神经瘤患者会出现面部麻木的症状?
藏在耳鸣背后的凶手——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与面瘫
听力不好——这些大问题别以为是小毛病!
听神经鞘瘤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武汉市听神经瘤的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