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进展(六)

李聪慧
李聪慧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5.2.2 编织支架

编织支架是用镍钛合金纤丝(直径约0.05mm)编织而成,这种支架在血管内壁的金属覆盖率大于雕刻支架(编织支架为15%,雕刻支架为5%-10%),但小于血流转向装置的金属覆盖率(30%)。理论上讲对载瘤血管的动脉瘤开口处保护性更好。目前所有编织支架尚未通过美国FDA的认证。Leo支架即是其一,于2003年得到欧盟的认证。释放长度在90%以内可以回收,相比Enterprise和Neuroform支架,支架的全长均有不透X线的双螺旋线标志,可视性更好。欧盟和亚洲的系列研究证实了这种支架对宽颈和梭形动脉瘤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44,45,46,47]。虽然编织支架设计的初衷是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但也有一些单独使用Leo支架闭塞动脉瘤的研究报道[48,49,50]。

LVIS支架同样也是编织支架,是由56um镍钛合金纤丝编织而成,与Leo支架设计相同,体部也有不透X线的双螺旋线标志。LVIS支架网孔更小,支径大约为0.9mm,而Leo支架的网孔为2mm,Enterprise支架的网孔为1.5×3.0mm。理论上网孔越小对载瘤血管的保护更有益[51]。一项实验研究用LVIS植入模型犬的脑血管中,辅助弹簧圈或单独栓塞动脉瘤,发现支架上长出新生内膜,LIVS支架已初步应用于临床[52]。小型的LVIS(LVIS Jr)可通过内径宽0.0165英寸的微导管。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