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中医治疗

徐文江
徐文江

主任医师 血液科

廊坊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等均为骨髓增殖性疾病。由于其彼此间可相互转化,某些患者最终可以发展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故亦可以看成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本增殖性疾病共具起病隐蔽、进展缓慢、病程漫长之特点 ,临床均以瘀血、毒热、正虚为特征,大多认为属中医瘀血、症积、毒热、血劳范畴,其病因、病机、发展、转归及治则、用药均具共性。

一、病因病机:

该增殖性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毒邪。毒邪感人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毒即胎毒 ,为母体之毒通过胎血循环传致胎儿,潜伏体内。后天之毒即外毒,分为三种: ①六淫化毒,即六淫之邪盛极,化为毒邪侵伤机体; ②毒气 ,指一些特殊致病物质 ,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等,其性质暴烈、伤人至深;③药毒,指药物所含的毒性物质,若误服、过服、久服或服法不当,药毒通过口鼻粘膜、胃肠、皮肤等不同途径侵入机体 ,损伤脏腑经脉。机体染毒之后发病与否及潜伏期长短与正气 (免疫功能) 强弱有关 ,若毒邪暴烈 ,正气难以抵御 ,多感而即发;若毒邪不盛 ,则潜伏体内 ,一旦正虚或复受外毒侵袭 ,伏毒泛溢 ,继而发病。

总之 ,骨髓增殖性疾病之病因、病机离不开毒、瘀、虚三方面。毒是致病主因 ,毒之为患 ,其势猛烈 ,染病之后 ,直中骨髓 ,病情发展难以控制; 其毒无处不及 ,侵害脏腑经脉、耗伤气血 ,预后不良。而瘀是因虚染毒、毒伤髓血、气滞而成 ,是病程中因毒致实、致虚的一种病理产物 ,是毒之微盛及正之虚实的一个标志 ,是髓病显现于外的体征之一 ,瘀深、瘀重、毒瘀互结则示病情进展、病情恶化。虚是发病及病情进展之根本 ,病初中期 ,耗伤阴精气血 ,其虚重在肾与肝; 病终末期 ,阴损及阳、阴竭阳脱致死亡。

二、临床表现

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表现一般以毒、瘀、虚三方面为主。

1、毒:导致骨髓增殖性疾病之毒常为阳毒 ,其性火热 ,可侵血犯肝扰血 ,致肝经热炽、心火亢盛而见头晕而胀 ,头痛如裂、耳鸣目赤、心烦易怒、少寐多梦 ,尿赤便秘 ,鼻齿肌衄、舌红脉数。结合西医检查: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以某一系统增生尤著 ,血象示该系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 ,其它系细胞亦见增生或受抑 ,尚可见到粒、红两系各阶段的幼稚细胞。此乃中医毒邪犯髓扰血之象。

2、瘀:骨髓增殖性疾病血瘀深重无处不及 ,以胁下症积最突出 ,坚硬疼痛; 尚有皮肤粘膜紫暗、皮下瘀点瘀斑、鼻衄齿衄、舌暗脉涩。瘀阻脑脉 ,可见中风不仁; 瘀阻心脉 ,可见胸痹心痛; 瘀阻经脉可见脉痹水肿; 瘀及手足 ,指趾青紫灼痛 ,甚则坏疽等。

3、虚:因个体差异及病程阶段不一 ,气血阴阳虚损各有侧重 ,但肾虚是本 ,肾阴不足又是虚之关键。病初、中期患者分别见肾阴虚、脾气虚、心肝血虚诸证 ,病至终末期 ,诸虚及阳、虚阳外脱 ,四肢厥冷 ,冷汗淋漓 ,脉微欲绝。结合现代医学骨髓中因恶性细胞增生抑制正常细胞生长,血象亦见相应异常。

具体各病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血瘀为重,心肝热炽; 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亦血瘀明显 ,病多损于经脉 ,以脉络瘀阻多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则以毒邪为甚 ,毒热夹瘀; 骨髓纤维化 (慢性型) 正虚突出、虚瘀互见。

三、治疗原则:

在骨髓增殖性疾病治疗过程中 ,解毒、扶正、活血三大原则必不可少 ,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

1、解毒: 即清泻毒热,为治疗毒热之主因之法,可阻止病情的进展及恶变的发生。在疾病恶变前期及恶变后,此法当重用。常用药物为两大类: ①清热凉血解毒  适用于内外热炽并兼见血象异常的患者 ,如水牛角、羚羊粉、人工牛黄粉、赤芍、丹皮、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青黛或配合六神丸等; ②抗癌解毒  多用于血象异常而临床热象不著者,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蛇莓、蟾酥、卷柏等。

2、扶正:扶补正气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抗毒去邪 ,抑制病态细胞恶性增殖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在疾病相对稳定阶段及联合化疗致骨髓明显受抑时重用本法。扶正重点在滋肾填精 ,常用药物如二地、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元参、石斛等; 适时尚可益气养血 ,选用黄芪、太子参、西洋参、白术、当归、白芍、鸡血藤、兔丝子、枸杞子等。

3、活血: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可消除髓血瘀滞、通畅血脉,有助于解毒扶正药力的发挥;二可防毒瘀再结而致病势发展;三可预防疾病后期向骨髓纤维化转化。活血可用于疾病任何阶段 ,瘀象轻微时适量选加活血之品 ,如丹参、红花、桃仁、赤芍等; 若瘀象显著及因瘀而反复出现并发症如中风、胸痹、脉痹等时 ,可酌情加大活血药量甚或破血,如选用三棱、莪术、姜黄等。活血谨防耗伤正气,需配合益气药同用;瘀甚难消之时,必有瘀毒互结,当化瘀解毒并用。

以上三种治疗方法因疾病各异、阶段不同各有侧重。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瘀象突出 ,心肝热炽,治疗重在破血逐瘀、泻肝清心凉血,常用血府逐瘀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加用水蛭、土虫 ,并送服牛黄清心丸; 瘀毒互结病进时 ,加用卷柏、连翘、黄柏等解毒之品。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亦血瘀明显 ,出血著时 ,急则治标 ,审因辨治; 瘀象明显 ,重在化瘀益气、配合滋补肾阴 ,常用补阳还五汤合二至丸加水蛭、牛膝、元参、石斛; 病情反复 ,血小板计数上升时 ,宜破血清热解毒 ,少佐扶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毒甚为主 ,毒热夹瘀、真阴耗损 ,解毒为首法。慢性期宜滋阴益气、解毒化瘀散结; 加速期当清热解毒、滋阴益气、化瘀止痛; 急变期应清热抗癌、解毒凉血、兼顾正气。骨髓纤维化正虚突出 ,症积明显 ,治疗首当扶正 ,辅以化瘀消症 ,配合解毒 ,扶正以健脾益气、滋肾温阳为主 ,解毒则以抗癌药配合六神丸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热点文章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