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水土合德与肿瘤治疗

杨亚琴
杨亚琴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

河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清代四川名医郑寿全的《医理真传》第5页中,有这样一句话:“水土合德,世界大成矣。”它是讲在人们的生命与生活中,所涉及的诸多方面的状态,都要以这个水土关系作为基本前提。水土合德则呈现正常状态,水土失于合德则呈现异常状态,甚至可以说一切都无从谈起!引诸人体,根据自己从事肿瘤的临证体验,颇觉得这是一句得道之言!兹就水土合德与肿瘤的治疗谈谈粗浅体会,以就正于大家。

一、何谓水土合德?

水土合德其实是五行生克关系的一种更复杂的表现形式。我们的祖先把天地万物用五行来简化归纳,但五行不是单纯的生或克的关系,而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生不息,化化无方。就是这个道理。但这样的情况下,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原行就无法把事情表达的直观清楚。于是,又导入相关的天干地支,用以辩证地解释五行之间的复杂关系。五行之中,虽然相克,但又相合,即谓之合德。因此,水土合德即是表述土克水之外的另一种关系形式。

观诸自然界不难发现,水土合德至关重要。水能滋润土,土能承载水,惟此才能风调雨顺,万物生机勃勃。如果土无法承载水,大水泛滥,或者水无法滋润土,大地干枯,都将是人间悲剧。

在中医学中,水与土分别对应肾与脾。肾为水脏,所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其实蕴含“水为生命之源”之义,故又称为“先天之本”;脾为土脏,土能承载、生化万物,脾能化生气血,故又称为“后天之本”。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促进,一方面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温煦;另一方面,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才能不断充盈与成熟。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肾阳不足则不能温煦脾阳,可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脾阳久虚,也可损及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证。由此不难看出,借用水土合德的原理,脾肾两脏的状态与关系在人体的生理病理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肿瘤病变与水土失于合德

中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肿瘤可归属于“积证”的范畴,积者,有日积月累之意,言其形成决非“一日之寒”。《灵枢•百病始生》中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明确指出“积”的形成与“寒”有密切关系。根据中医学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遗篇·刺法论》)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的发病原理,这种由“寒”所致之“积”,其病理基础显然为“虚”。

虚者为何?无外乎气血阴阳也。进而析之,阳虚当为其根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由此看来,阴阳二者,缺一不可,表面上处于同等地位,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却是有主次之分的。阴阳的平衡也不是简单的等比关系。阳气的主导作用不容置疑,“阳者阴之根”、“阳主而阴从”、“阳统乎阴”——阳对于阴有化生、主导和统摄作用。因此,《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明确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也特别强调说:“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在人体中,由于上述肾、脾所居的先、后天之本的地位,两脏的关系失调一方面以阳虚为主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成为人体阳虚最为主要的类型。因此,脾肾阳虚即成为上述肿瘤形成过程中“因寒致积”的主要起因。进而似也可推论,水土失于合德与肿瘤的形成与演变有着密切关系。验诸临床,我们发现,脾肾阳虚导致的阴寒笼罩、水湿漫溢的病理变化在肿瘤中相当常见。

三、水土合德对肿瘤治疗的指导意义

鉴于上述,水土合德的原理对肿瘤的治疗显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中,我们通过温补来调理脾肾,以达水土合德之目的。辨证时,我们以张存悌《中医火神派探讨》中总结的“舌脉神色口气便”七项作为标准,即:舌——舌青滑或淡白,满口津液;脉——脉息无神,浮空或细微无力;神——其人安静,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色——面色唇口淡白;口——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便——二便自利。选方常以桂附理中汤化裁用药。

方中包含的张仲景四逆汤、理中汤,分别是回阳救逆、温中健脾的经典方剂。所用附子为补火要药,张景岳把其作为“药之四维”(人参、熟地、附子、大黄)之一,火神派医家更是视其为“百药之长”,自当为君。干姜归经脾胃,温中祛寒,扶阳抑阴,且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人参甘温入脾,补中益气,培补后天,气旺而阳易复,二者共为臣。肉桂可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以资助附、姜;白术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以裨辅人参,二者共为佐;甘草蜜炙,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用之为使。

我们认为,桂附理中汤充分体现了水土合德的用意。大辛大热的附子,如果没有干姜的辛散,在群阴弥漫、阴霾阻隔的情况下,附子是难以直入根底,直补坎中真阳的。但阳气归舍后,还必须要土来扶助,水土才能合德,也只有土来扶持后,真火才能够真正地伏藏起来。附子辛热,直补坎中真阳;干姜辛温而散,荡涤群阴,迎阳归舍;甘草禀坤土之气最厚,阳气归舍,得土覆之,则真火伏藏,命根永故。

临床实践证实,我们运用水土合德的原理指导肿瘤的治疗,较好地解决了纳差、便溏、水肿、胸腹水、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及化疗后出现的胃肠反应、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