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脸上肌肉抽动是怎么回事——四医大唐都医院神经外科面肌痉挛病例

王学廉
王学廉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患者姓名:罗某性别:男;年龄:45岁。罗某以“右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伴耳鸣3年余”之代诉入院。今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患者特来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就诊,门诊以“面肌痉挛”收入院。

患者病例特点:1.中青年男性,45岁;2.病史: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不自主抽动,无明显疼痛:后逐渐累及右侧面部、右侧嘴角,呈阵发性,每次抽动持续15分钟左右,抽动时右耳自觉有混响声,并自感右侧面部麻木。

入院后,王学廉主任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如无手术禁忌,拟择期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手术过程:患者取左侧俯卧位,上吸定头架,常规消毒铺巾。右侧乳突后入路,切口长约8cm。刀切头皮至皮下,电刀分离肌肉至骨膜。牵开器牵开,暴露颅骨表面。颅骨钻3孔,椎板咬钳咬开颅骨成-2cm大小骨瓣,向周围咬除部分颅骨,扩大骨窝大小约3cm*3cm,注意保护横窦及乙状窦。弧形切开硬膜,向后牵开小脑半球,打开蛛网膜,释放部分脑脊液,分离暴露右侧面神经,见其周围血管附着压迫,仔细分开后,垫入小块垫片。术区严格止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缝合硬膜,并用人工硬脑膜修补。钛链接片还纳固定骨瓣,分层缝合筋膜、肌肉、皮下及皮肤。无菌敷料覆盖。手术顺利,术后安返重症监护室。

王学廉主治医师看过病人后指示:给予预防感染,止血、营养神经及补液等治疗,密观病情变化。

术后,头颅CT示右侧小脑有少量出血及水肿。继续口前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嘱执行。

王学廉主治医师指示:患者病情平稳,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良好,可予明日出院。遵嘱执行。

患者问答:面肌痉挛应该采取什么方式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就是最佳方法,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在患者全身麻醉下,采用耳后发际内直切口,术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仔细寻找压迫面神经的血管样,确认压迫面神经致面经痉挛的血管(也称责任血管),然后在血管与面神经根部之间充分游离后插入合适大小的垫片,进而实现减压,达到治愈的效果。

【专家提示】第四军医大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面肌痉挛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患者采用了种种方法都没能起效,有的患者听取民间的一些治疗偏方,结果不尽人意,治疗没有得到缓解,反而使病情加重。所以当出现症状时,去专科医院检查就诊。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