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脾胃虚弱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吗?

郭喜军
郭喜军

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张仲景说:“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也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说明通过调理脾胃防止疾病是中医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近二十年来各地不少单位以测定机体免疫功能,作为反映“脾旺”或“脾虚”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对65例脾胃病辨证分型属脾虚者,测定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比正常人为低。南京医学院等对34例脾虚泄泻病例,进行玫瑰花瓣形成试验,发现形成 率较对照组明显低,经健脾治疗后复查,绝大多数患者有所上升。高氏及尹氏等亦发现E—玫瑰花环形成细胞%和活性E—玫瑰花环形成细胞%皆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医者还发现,植物血凝素(PHA)试验也与正常人有显著差异。PHA培养转形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治疗前转化低于正常者占50%,转化平均值为57.75±8.7%(正常60%~70%),刘氏对50例脾气虚患者测定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数量表明,患者治疗前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

李氏等亦发现脾气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比值均低于正常人。杨氏等发现脾阳虚组细胞免疫总补体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低于正常人组。福建省慢性支气管炎协作组以活性玫瑰花、总玫瑰花及淋巴细胞对植物血凝素(PHA)的转化试验作为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结果脾阳虚患者明显低于同年龄组的健康对照组,而治疗后多项免疫指标均基本恢复到健康对照水平。不少单位对慢性支气管炎之肺虚、脾虚、肾虚三型所测定的T细胞比值,痰分泌性IgA,血清IgA、IgG,体外白细胞吞噬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发现脾虚型远低于肺虚型。此外,慢性肝炎、慢性肾炎和重症肌无力等属脾虚者均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经调理脾胃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时,免疫功能也随之改善。此外还发现慢性支气管炎脾虚型病人血清补体结合力低。脾虚泄泻病人自然花瓣形成试验低,γ球蛋白高,健脾治疗后又恢复正常。

王氏等发现脾虚者IgG、IgM、和C3含量均低于正常人。陶氏等发现慢性肾炎脾虚型患者血清IgG、IgA均低于正常,而肝肾阴虚型者IgA反高于正常。广州中医学院单位,亦发现部分脾虚患者体液免疫功能 可能存在偏代现象。但也有某些单位发现有不同的结果。如孙氏等发现脾虚患者三种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均什相对偏高,但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许氏等人测定脾虚患者的唾液SIgA,发现在酸刺激前含量高,认为存在着局部免疫反应性增高的现象,推测是胃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失调或肠道菌群失调,致病菌活跃,未消化食物和食物抗原过多,严重刺激肠粘膜淋巴组织,而引起SIgA反应性增高的缘故。

因此体液免疫的测定结果颇不一致,尚缺乏规律变化,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

魏氏等发现脾阴虚患者免疫球蛋白IgG低下,说明脾阴虚亦存在体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现象。此外,张氏等对脾虚等五种中医证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关联进行了研究,发现脾虚证可能有一定的免疫遗传学的基础。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