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玻璃体后脱离是怎么回事?

医学科普 2015-04-19
张明亮
张明亮

主任医师 眼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人出生时玻璃体呈凝胶状,4岁时玻璃体开始液化,液化的玻璃体使凝胶状的玻璃体逐渐脱水,水与胶原分离。14~18岁时,20%的玻璃体腔为液体,80~90岁,50%以上的玻璃体液化。老年人玻璃体进一步液化导致 玻璃体脱离,玻璃体和晶体的分开称前脱离,玻璃体与视网膜内界膜的分离称后脱离。玻璃体后脱离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率为65~75%,患有高度近视的更容易发生。

玻璃体脱离的患者眼前会出现丝网状、圆环状、点状、飞蝇状黑色飘浮物,这是浓缩凝胶体漂浮在玻璃体内随眼球转动而飘动。有的还伴有眼前像“闪光”样感觉,视力减退、视物变形。

玻璃体后脱离本身对视力并无损害,若牵扯到周边视网膜导致血管破裂,则可产生玻璃体积血;也可引起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黄斑部的玻璃体与视网膜紧密粘连,可导致玻璃体黄斑牵引,黄斑裂孔。

眼前黑影突然增多,伴有眼前闪光,视力突然下降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扩瞳查眼底,做眼部B超,及早发现可能发玻璃体后脱离引起的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及时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