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代谢综合征”,需要重视的富贵病!

姚立
姚立

心血管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在现代文明社会,由于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工作方式等的改变,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以下情况:头晕、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脘腹饱胀、体重超重或肥胖、小便频数、腰膝酸软……,这到底是身体哪里出问题了呢?其实,这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这个病名乍一听还真有点陌生。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呢?其实,这个病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才正式采用的,以前也有人称其为 “X”综合征。所谓代谢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异常的情况,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出现在某一个人身上的异常病变情况。这些异常情况包括:糖代谢紊乱的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高胰岛素血症、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这些代谢异常是导致1型、2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痛风以及周围血管血栓形成的根本原因。所以,人们称代谢综合征为百病之源。代谢综合征的判断,还可以作一些化验检查,如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110mg%),空腹血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150m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毫摩尔/升(35mg%)以及血压>140/90毫米汞柱等。

据有关权威机构的统计,在城市20岁以上成年人中,每8个人中至少有1人患有代谢综合征,50岁至70岁人群中本病达到发病高峰。因此,行动起来,采取措施,狙击代谢综合征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合理饮食,避免营养过剩和肥胖;二是坚持适当体力活动;三是培养宽容乐观的心态,戒烟戒酒;四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节。

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有其理论渊源。《素问》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转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中医对脾胃在食物进入体内到转化能量中作用的基本认识。《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饮食结构不合理,使酒湿、食积之浊气壅滞不行,使肝失疏泄,气血郁滞。过食厚味直接影响食物消化、吸收和排泄,可加重肝对脂类、糖类的代谢负荷,进一步加重肝疏泄功能的失调,脏腑功能失常,饮食不能生化,膏脂输化障碍,进而使一系列代谢障碍发生。

中医根据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证候予以辨证论治,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代谢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型如下:

肝胃郁热证 患者常见形体壮实、面色隐红、口干口渴、口苦、口臭、多饮、多食、急躁易怒、两胁胀满、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弦实有力。

瘀热互结证 有前证的热象外,还有一些早期瘀血的表现,舌质暗红或隐紫,可有瘀斑瘀点,舌底脉络淤滞等。

气阴两虚 可表现为消瘦乏力、气短自汗、口干多饮、夜尿频频、小便清长、舌质淡红、少苔、脉沉细无力等。

肝肾不足 可表现为消瘦乏力、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涩、自汗盗汗、口干口渴、小便短小或尿频、舌瘦红绛或有裂纹、苔少或舌苔光剥、脉沉细等。

阴阳两虚 可表现为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食欲不振、小便或短少或清长、多泡沫、腹泻或便秘、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等。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