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杨文
杨文

主任医师 老年病科

吉大二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糖尿病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大致可分为缺血性及出血性两大类,前者为脑血栓形成(脑梗死),后者为脑出血(脑溢血)。脑血管病的基础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提示,高胰岛素血症,脂质代谢异常,血小板功能异常,动脉血管内皮损伤,高血糖等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他如肥胖,吸烟,高血压等也对本病起着重要作用。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的主要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大块缺血坏死,往往在安静时候发生,早期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当出现无力,一过性肢体麻木,语言不利等前驱症状出现时,就应引起关注;严重时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甚至昏迷。也有缓慢进展者,即偏身感觉障碍,偏瘫、智力减退、呈慢性进行性加重,有时头痛,甚至视物模糊。CT或MRI(磁共振)可见有不同大小的硬死灶。除微小病变可显示外,且可除外一些占位性(如肿瘤等)病变,其治疗原则是控制血糖在8.3~11.1mmol/L之间;控制血压,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栓等。

脑出血:是由于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引起,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糖尿病人中, CT检查可见高密度影区,有助于确定出血部位。病发前可有头痛、头昏、眩晕或无力、肢体麻木等前驱症状,往往在情绪波动,过度用力时以剧烈头痛起病,意识障碍,呕吐、高热、呼吸呈叹息或双吸气呼吸、潮式呼吸等表现。血压升高,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如果出血入蛛网膜下腔时,有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当脑干受损时呈现大脑强直状态,伴阵发性强直发作,病情重笃,属危急重症,应积极抢救。治疗时,控制血糖在8.3~11.1 mmol/L之间,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要控制好血压,如血压超过200mmHg时,可降压治疗,使血压维持在150~160/90mmHg范围内;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止血剂一般对脑出血无效。

总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治疗中要调整好血糖、血脂、血压。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1、高血糖 高血糖可导致脑乳酸水平增高,使局部糖代谢降低,离子代谢紊乱和血脑屏障功能改变。明显的高血糖与进行性糖酵解、脑能量代谢衰竭及缺血后脂肪分解相关。高血糖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预后和复发率。高血糖可使脑梗死面积扩大,加重脑水肿。

2、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与高胰岛素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3、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极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临床恢复及预后较差,早期复发率高。

4、脂类代谢异常 糖尿病常伴有脂类代谢异常,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促进血管硬化。

5、高凝状态 高血糖可增加血液黏稠度,是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纤溶活性下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这些改变影响血液流变学,促进血栓形成。

6、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脏病变 心内血栓的形成和心律失常不仅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而且发生脑卒中后死亡率增高。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