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适应障碍

王永龙
王永龙

主任医师 精神科

太原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适应障碍

(一)概述

适应障碍时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失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

发病多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有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躁,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生活或无从计划未来,失眠、应激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头痛、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损害。有些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儿童则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

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有激越行为。

以焦虑为主,则表现为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

以品行障碍为主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退行性行为,以及无故腹部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

(三)诊断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

(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的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作用;

(3)以忧虑、烦恼、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

②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

(4)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情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

(四)治疗

适应障碍病程限定为1至6个月,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障碍能够自行缓解,或者转化为更为特定的、更为严重的其他精神障碍。因此,适应障碍的治疗重点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只用于情绪异常较为明显的患者。药物治疗的作用是加快症状的缓解,为心理治疗提供基础或合适的环境。

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的途径问题。主要采取个别指导、家庭治疗和社会支等方式。

药物治疗则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等。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放弃心理治疗。

发表于:2011-03-11 12:57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