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哮喘专题6-哮喘控制

李晓鸾
李晓鸾

副主任医师 变态反应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呼吸道的慢性炎症疾病,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症之一,中国有近2千万人患有哮喘。哮喘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尤其好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并且发病不受性别、种族、地区等限制。除了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病痛之外,还带来各种社会、经济及心理上的影响。然而只有少数患者接受了规范治疗;大多数的患者未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疾病,将面临哮喘严重发作及肺部长期损害的风险。那么如何能够控制哮喘呢?

首要的是明确诊断,正确的病因诊断是有效控制哮喘的基础与前提。超过80%的儿童哮喘和50%的成人哮喘是由过敏引起的,另外许多患者的诱发因素是多重性的,因此哮喘的控制方案应是标本兼顾的。

接下来谈哮喘控制。由于哮喘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哮喘控制需是长期、主动、规律的。哮喘控制的三环节——评估、治疗、监测节节相连,持续循环。进行哮喘评估目的是确保哮喘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哮喘监测目的是维持良好的哮喘控制水平,哮喘治疗呢,就是实施方案以达到哮喘控制,其起始及调整以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为基础。

哮喘评估包括:对环境的评估和对人的评估。

对环境的评估主要针对季节、气候、居家环境、职业环境等,评估过敏原以及其它致病因素暴露的情况以及哮喘患者面临的危险程度。

对人的评估方法有很多,首先是按照控制、部分控制以及未控制3个等级对哮喘进行分级,还有一些经过验证的哮喘控制评估工具,如哮喘控制测试(ACT)、哮喘控制问卷(ACQ)、哮喘治疗评估问卷(ATAQ)以及哮喘控制评分系统(ACSS)等。这些问卷,患者在就诊前或在就诊期间就可以完成哮喘控制水平的自我评估。

哮喘监测包括:仪器监测和自我症状监测。

仪器监测有肺功能检测,需在肺功能室进行;哮喘电子检测仪、峰流速仪、微型肺功能检测仪等,操作简便,患者可以带回家自我监测。

自我症状监测无疑就是看症状了,如果您做到了五“无”一“少”:大多数日子无咳嗽、喘息或气促(≤2次/周);可以进行运动且无不适症状;整夜安睡而无咳嗽、气喘或胸闷;日间不因哮喘而无法工作或学习;肺功能结果无异常;每周使用哮喘缓解药物少于2次(不包括每天运动前使用1次),那么,您的哮喘控制良好。如果达不到,就要追其原因了:接触了引起哮喘的诱因?没有应用适合您的哮喘药物或使用的哮喘药物剂量不足?使用吸入器的方法不对?或者您的症状并非由哮喘引起或者不全是哮喘引起,还有其他健康问题?这时您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持续的监测很重要,可以帮助您维持哮喘控制。通常在首次就诊后,患者应当在2 周后随诊,当病情平稳之后每3个月随诊一次。

最后是治疗。首先是避免诱因,所有的哮喘患者都应尽量避免各种致病或诱发因素,包括尘螨、花粉、霉菌、宠物等过敏原,以及烟雾、冷空气等刺激。对于过敏性哮喘的患者除了有针对性地避免致病过敏原外,还应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以达到长期疗效。其次是防急性发作。通过缓解期抗炎治疗来控制呼吸道慢性炎症,需长期、主动、规律给药,以维持足够的抗炎活性,从而预防急性发作。再次是规范、合理用药,以最低治疗剂量,在保证疗效的同时,使费用最低化,安全性最大化。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