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唐都神经外科赵天智:听神经瘤并发症如何降低?

赵天智
赵天智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听神经瘤是常见颅内良性肿瘤,随着肿瘤向颅内的扩展,可压迫小脑、脑干以及周围神经,使患者出现耳鸣、头晕、听力减退等症状,微创手术治疗听神经瘤具有手术安全,肿瘤全切的同时保护患者的正常神经组织。

什么是听神经瘤?

肿瘤多数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神经,少数发生于耳蜗神经,随着肿瘤生长变大,压迫桥脑外侧面和小脑前缘,充满于小脑桥脑角凹内。肿瘤大多数是单侧性,少数为双侧性。属良性病变,即使多次复发亦不发生恶变和转移,如能切除,常能获得永久治愈。

典型的听神经鞘瘤症状的发展顺序:

1、病情一开始有头昏、眩晕、耳鸣、耳聋等前庭神经及耳蜗神经受损症状。

2、额枕部头痛伴有病变侧枕骨大孔区不适。

3、小脑性共济失调、动作不协调。

4、病变相邻颅神经损害症状,如病变侧面部疼痛,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面部抽搐、周围性面瘫等、传导束异常表现。

5、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不清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直到最后阶段吞咽困难,脑疝危象而至呼吸停止。

早期诊断很重要

根据病人典型的病情演变过程及具体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问题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最好能在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受损的“耳科”阶段或肿瘤局限在内听道时就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手术风险,使面神经、听神经功能得以最大可能的保留。

病人早期有以下症状者应考虑有听神经鞘瘤之可能:

1、间歇性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耳鸣。

2、听力呈现进行性减退或突然耳聋。

3、头晕或体位改变时出现一时性不平稳感觉。

4、外耳道深部或乳突部间歇性刺痛。应进行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以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行头颅CT及磁共振检查。

听神经瘤手术难度有多大?

听神经瘤位于脑组织外面,外科手术成为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较好。但是,听神经瘤位于后颅凹的桥小脑角区,而该区域解剖结构相当复杂,除了脑干和小脑外,还有众多的颅神经穿行其间,包括许多重要血管,以及他们的分支。如此众多的重要结构包绕着肿瘤,受到肿瘤的压迫、粘连,使得听神经瘤手术风险极高,也是过去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听神经瘤手术是考验神经外科医生技术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代表着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

听神经瘤手术方式?

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口完全在发迹内,长度只需5厘米,骨窗位于横窦、乙状窦交汇处,直径只需要3厘米。通过打开枕大池释放出脑脊液,减低后颅窝的张力,待小脑塌陷后显露小脑边缘的自然间隙,通过这个自然的间隙进入术区,可在不损伤小脑的情况下切除肿瘤。

在肿瘤后方,确定没有神经的位置、切开肿瘤包膜,使用超声吸引等仪器击碎肿瘤、乳化后吸出,快速掏空肿瘤内部,并且对周围结构无牵拉、出血少。

脑干和肿瘤表面各有一层纤薄的蛛网膜,通常利用这一间隙进行肿瘤和正常结构的分离。通过肿瘤侧蛛网膜内进行分离,在两侧蛛网膜保护下,能有效的保护脑干,也更加有利于保护面听神经。

专家观点

听神经瘤手术中保留听力是神经外科追求目标,但是,并非所有的听神经瘤手术能够达到上述目标。听神经瘤患者听力能否保留与肿瘤大小、术前听力水平直接相关。肿瘤直径<2cm、术前有听力者,术后面神经及听觉功能的保存率就愈高。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听神经瘤术后,面、听神经功能的保存率至关重要。

与手术效果相关因素除了肿瘤的大小之外,手术医生的显微操作技术、微创的理念、以及是否具备超声吸引、高速磨钻、神经电生理监测等先进的仪器设备都是决定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要做到真正的微创,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除了仪器设备、显微手术技术外,还需要手术医生的科学微创理念。提到微创,或许广大患者会有一个严重的理解误区,误认为小切口就是真正的微创。正确的微创理念,除了切口小、骨窗小,美容以外,更重要的是对脑功能的微创。

神经外科真正的、最重要的微创概念是指对脑组织、脑功能的微创。优良设备和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包括锁孔入路手术在内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的必要条件,片面强调对头皮、骨窗的微创,却不重视显微操作技术;在手术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却勉强为之,最终只能是加重了脑损伤、甚至造成脑功能障碍,引起严重的后果,陷入“微创”误区。在听神经瘤手术治疗中,全切肿瘤,完美的保护脑神经组织的前提下,结合小切口,才是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在仪器设备、显微技术和微创理念全部具备的情况下,微创显微手术是治疗听神经瘤的首选方法,能够安全的全部切除肿瘤,保留神经功能,且不复发等优点。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