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内关穴治愈无脉症1例

王玉琳
王玉琳

副主任医师 针灸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某患者,男,69岁。2007年11月14日初诊。主诉:左上肢无脉1年。1年前,患者突然发现左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左上肢血压测不出,遂到医院就诊。血沉、心电图及心脏X线片均正常,血清甘油三酯1168mmol/L,总胆固醇516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1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08 mmol/L,DSA示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头CT示多发性腔梗,其它无自觉症状。既往高血压病史,诊断为脑梗塞、无脉症,给予扩血管药物等治疗1个月,无脉症状未见改善,为此特来我处求诊。查左侧桡动脉搏动消失,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右上肢血压180/90mmHg,心肺听诊正常,颈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股动脉搏动正常。诊断:动脉硬化所致上肢无脉症。治疗选取患侧内关穴,嘱患者仰卧位平卧,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选用0135@40 mm毫针直刺入115寸深,行强刺激手法提插捻转3~5 min,每10 min行针1次,留针40 min,每日1次。初诊行针3 min后即可触及患者左桡动脉微弱搏动,行针后20min可明显触及左桡动脉搏动,行针后40 min左桡动脉搏动应指有力,测左上肢血压220/100 mmHg,嘱患者口服降压药。共针刺治疗4次治愈,随访至今无脉症状未见复发。

按:无脉症又称主动脉弓综合征、闭塞性头臂动脉炎、Takayasu病或Martorell综合征等,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动脉炎,多认为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临床少见,病人以青年女性为多,病变可广泛累及全身血管及心脏,多累及主动脉弓诸分支血管,最常受累的是锁骨下动脉,其次为颈总动脉,因血管狭窄或闭塞产生缺血等症状,主要有头痛、肢体麻痛,无脉和颈部血管杂音,发作性偏瘫等,起病虽缓,但神经症状出现较早;晚期病理发现血管壁纤维增厚与索状硬结,广泛阻塞者腔内见有不同时期血栓及血栓机化再通现象。头臂血管病变区可伴丰富的侧支循环血管网,以提供颅内代偿血流,因此病人脑梗塞常不重。但动脉硬化所致的上肢无脉症,与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的无脉症表现不同,其发病年龄大多超过50岁,以男性多见,病史短,颈部不伴血管杂音等。

近年来,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无脉症的病例亦不多见。本例患者系老年男性,有高脂血症,分析左上肢无脉症的原因,可能系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由于动脉管腔的闭塞缓慢,有利于侧支循环形成,所以无明显自觉症状,故以往未发现此症存在。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降低血黏度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为主,但效果多不理想。本病类似中医/脉痹0、/心痹0范畴,5内经#痹论6云:/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0,/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0,/心痹者脉不通0。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血不足,血脉失于充盈;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可见中医认为该病是由阳气虚损,脏腑失调,引起瘀血痹阻心脉血络所致。因而治以温阳益气,活血化瘀,从而疏通血脉。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通于阴维脉,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散滞,通畅心络的作用,是行气复脉的有效常用穴。这里要特别强调针刺手法的运用,针刺内关治疗无脉症,能否达到治疗效果与手法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应以强刺激手法提插捻转3~5 min,同时还应以患者耐受为度。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