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是医院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重点科室,现有医护人员7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博士4名、硕士6名。心血管内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王斌是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心现有病床65张,其中冠心病监护(CCU)病床15张,配备有心电、呼吸、血氧饱和度及有创血压等多项指标的惠普(HP)监护设备、除颤设备、临时起搏装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及血管内超声成像系统(IVUS)等各种抢救设备和设施,能够进行包括临时心脏起搏、除颤、气管插管等各种抢救措施,用于危急重症心脏病病人的监护和治疗。CCU自成立以来,抢救了大量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高危病人。
近年来,在学科带头人王斌教授的带领下,心血管内科从单一的传统内科治疗发展为集传统内科治疗、心血管介入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包括冠脉搭桥、先心病手术以及换瓣手术和危急重症病人抢救为一体、医教研全面发展的综合专业科室,率先成为北京大学在我院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心血管内科每年培养2~4名北京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1~2名锦州医学院研究生,完成10多项国际合作课题、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并多次获得科研奖项。2007年与美国德克萨斯心血管内科(THI)合作,成立了航天厚普生心血管内科,在国际技术合作的平台上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心血管内科又通过了国家药理临床试验基地的验收。
近年来,中心开展了介入性心脏诊断和治疗技术,先后成功地为数千例心脏病病人进行了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手术,逐渐成为心血管内科的特色医疗项目,大大提高了病人的治疗效果。中心成立了新的导管室——介入中心,配备了GE公司先进的血管造影机、多导生理记录仪、各种抢救设备和配套设施。为了改善手术环境,介入中心还装备了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降低手术的感染率,可以满足各种类型导管手术的需要。目前中心开展的介入手术已具备了较大规模,年手术例数超过1500例。介入手术以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为主,覆盖其它心脏和血管的介入治疗,如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瓣膜病成形术、颈动脉和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急诊栓塞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心病的介入手术、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手术和复杂、高危险冠心病病人的介入手术。并组建了急救中心-急诊室-心血管内科-介入中心的24小时绿色通道,随时为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介入治疗,提高了病人抢救的成功率。目前,95%以上的冠状动脉造影和80%以上的冠心病介入治疗(如植入支架)通过桡动脉完成,使病人术后避免了较长时间卧床,大大方便了病人,使冠心病的介入手术变得更容易接受,因此受到病人的欢迎。同时,中心还开展了一些复杂、高危险的冠心病介入手术,如左主干分叉部位病变的介入手术、慢性闭塞病变的介入手术、多支冠脉病变的介入手术,使过去的手术禁区被打破,使一部分病人避免了心脏搭桥手术,或者不能耐受心脏搭桥手术的病人也能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开展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在内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的单位。通过与美国德克萨斯心脏研究所程杰教授合作,改进了手术方式,提高了心房颤动消融的成功率。同时,还完成了一些复杂的射频消融手术和起搏器植入术,如2005年4月,完成一例13月小儿的预激综合征室上速的射频消融手术,这也是我国接受射频消融手术年龄最小的预激综合征(左侧旁道)病例;2007年8月8日,心血管内科为88岁的老人进行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和射频消融治疗的同台手术,创下了同时接受此两项手术的最高龄患者的记录。心血管外科主任赵忠博士开展了心脏外科手术,包括3个月小儿的法乐氏四联症外科手术、高龄、心功能差等高危病人的冠脉搭桥手术等,迅速获得病人的认可。为此,北京“春苗基金会”将我院心血管内科列为合作单位,该基金会的先心病病人将定点我院手术。
心血管内科在坚持“以技术为本,发展特色”宗旨的同时,还树立了以“病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服务理念,改善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技术服务的同时,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病人更快更好的康复,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