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1997年成为大连市一级医学重点学科,1998年辽宁省医学重点专科,2007年辽宁省教育厅医学重点学科。199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抗菌药物研究基地,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研究室。2003年获得大连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3年获得大连市卫生系统抗击SARS先进集,2006年科室获大连医科大学先进集体等体荣誉称号。
科室共有医生1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5人,博士、博士后2人,博士在读3人。护士1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主管技师1人,技师1人。
呼吸内科设有呼吸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室(RICU)、呼吸内科专科门诊、变态反应门诊、变态反应检测室、肺功能检查室、纤维支气管镜室、睡眠呼吸障碍检查治疗室。科室配备进口呼吸机、监护仪、多导睡眠仪等设备,能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多种呼吸系疾病的诊治工作。
呼吸内科在医疗技术、科研特色重点以下几方面:
1、抗感染方面:自1993年起主持了50余项抗生素临床研究,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参与了国内大多著名新型抗生素临床研究。临床研究从单纯临床观察进入分子生物学、基因水平研究,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Mec、Fem基因研究、超广谱酶(ESBL)酶谱分析等;细菌防耐药变异浓度研究;动物实验抗菌药物连续滴注的药代学/药效学;应用协同试验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磷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联合的体外抗菌活性;降钙素原(PCT)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不同,使抗感染研究,在辽宁省内处于先进水平,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技术(PSB)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诊断病原菌获大连市新技术奖。从而在抗感染方面经验丰富,在辽宁省内处于先进水平,并得到同行专业人士的认同。
2、重症呼吸衰竭抢救:是辽宁省内较早开展呼吸重症监护的单位之一,率先在大连地区开展重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成立呼吸重症监护病室(RICU),完善监护室监护抢救治疗设备,培养业务熟练、技术过硬的医护队伍,形成独特完善的监护管理措施,承担着内科和外科的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成功抢救许多危重病人,获得良好声誉。
3、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检查和脱敏的治疗:开展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检查和脱敏治疗,变态反应门诊应用国际上先进的皮肤点刺试剂和脱敏治疗试剂进行特异性过敏原检查和脱敏的治疗,并可抽血检查特异性IgE。安全可靠、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快捷,被检查者无明显痛苦,且疗效可靠。
4、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研究:呼吸科在大连市较早开展了应用多导睡眠仪诊断鼾症等疾病,并应用无创通气进行nCPAP治疗。目前正在开展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基础研究。
5、 肺部肿瘤方面研究: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由于耐药性严重,降低了临床疗效,因此研究重点是肺癌的化疗耐药性。糖调节蛋白(GRPs)在肺癌耐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题组对GRPs在肺癌的生长、分化和化疗耐药等方面中的作用进行了系列研究,获得两项国家自然基金、一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和辽宁省教育厅基金的资助,并分别获得辽宁省科学进步三等奖和大连市科学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目前正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应用微流控芯片这一具有高通量和集成化的优势的新技术,动态实时检测肺癌化疗耐药的过程,并与临床常用的传统研究方法进行对照,进一步探讨微流控芯片平台细胞效应性研究的优越性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