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现有医护人员23人,其中主任医师、泰山医学院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泰山医学院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2名,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4名,床位30张,人才力量居全国同级医院前列。科室在注重人员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每年都多次派人到国内知名院校进行短期专题培训,使我科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都能紧跟国内外发展的步伐并在长期繁忙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保证了各专业都能用国内目前最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手段治疗到我科就诊的每个病人。近5年来医院投巨资(500多万元)为科室购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专科诊疗设备,如山东省首台德国Wolf三晶鼻内窥镜、首台美国Medtronic手术动力系统、首台美国Colblator低温射频治疗仪及美国产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设备(GSP)、睡眠Hotel持续正压通气机(CAPA)、日本产Olympus纤维喉镜、蔡司显微镜、丹麦产Madeson系列听力检查设备(电测听、声阻抗及脑干诱发电位)、大型YAG激光、微波等。科室建立了高标准“睡眠呼吸监测室”、“鼻内窥镜室”、“纤维喉镜室”及“射频治疗室” 、 “听力检测中心”、“激光治疗中心”等四个临床实验室和二个治疗中心,设备种类总量及先进程度均达到或超过大部分省级医院,居山东省及全国先进行列。 耳鼻咽喉科始建于1952年,经过几代医师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近15来全科同志通力合作,努力工作,勇于开拓,及时大量引进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共填补我市医疗技术空白30余项。使科室综合实力及技术水平达到大部分省部级医院水平。尤其是在保留喉功能的喉癌和下咽癌的手术治疗、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的诊治、呼吸道及食道异物诊治等方面一直保持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头颈外科专业:开展了会厌下移、室带下移、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各种颈前肌皮瓣,胸大肌皮瓣,舌根下移等多种方法进行咽喉功能重建,开展了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及声门下癌、T4声门癌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这些手术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已形成完整的治疗体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获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颈段食管癌、颈段气管癌、严重喉气管下咽食管狭窄的治疗亦达国内先进水平。开展了颈部小切口保留带状肌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采用全麻直撑喉镜下微创治疗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微小肿瘤及其它喉部疾病。鼾症专业: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多导睡眠监测仪(GSP)对鼾症患者进行实施监测,通过对患者睡眠中血氧、脉率、呼吸及心脑功能状态等客观数据的采集,继而对患者病情做出分型、分度的正确诊断。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美国产Colblator低温射频治疗仪及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治疗鼾症及OSH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疗效,治愈率达90%以上。气管食管专业:采用先进的Olympus电子纤维喉气管镜及光导Jakson气管、食管镜治疗难治性气管、食管异物,咽喉部微小肿瘤切除及活检等,均取得100%的成功率。鼻科专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长期困扰耳鼻咽喉科医生的临床顽疾,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是80年代末国际上开展的治疗该病的最先进技术,该项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在彻底去除病变及病因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保留鼻腔的结构及功能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患者的治愈率及生活质量,使治愈率由传统手术的不足25%提高到了现在的95%以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90年代初,我科即开展了该项技术,是省内开展此手术最早的单位之一。耳科专业:开展了乳突根治术、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各种类型中耳炎,开展了鼓室成形术、脑脊液耳漏修补术、面神经减压术、先天性及外伤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成形术、耳廓畸形矫正术、耳部良恶性肿瘤切除术。采用综合系统的方案治疗突发性耳聋、及耳源性眩晕等疾病,治疗效果达国内先进水平。耳聋患者的福音—助听器验配:神经性耳聋是较严重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助听器的出现为耳聋患者带来了福音,助听器是一种特殊的声电转换电子装置,婴幼儿、成年人及老年人患有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形成及语言交流的患者均可配带助听器。2002年我科引进了西门子、康聆声、瑞声达、斯达克、峰力、博那等世界名牌助听器,以最低的价格为患者提供一流的专业验配服务。
专家列表
加载中...
加载中...

哎呦,迷路了~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