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改革开放三十年,最大变化是观念!历史不乏证明,往往是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与日俱增,这是观念的卒;面对即将来临的“爱耳日”,全社会再次把目光聚焦在2780万听力障碍患者身上,如此重视残疾人群这同样是观念的卒;在这个庞大人群中,需要手术干预者不乏其人,这一点可能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有待观念的卒;耳科手术可能是全身最复杂、最精细的手术,往往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随着时代的变迁,“手术匠”这个称谓也在发生着观念的卒!
曾几何时,“手术匠”似乎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几乎是“不求上进”的代名词,事实果然如此吗?其实,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匠”本是一个敬称,“能工巧匠” 是夸奖、“匠心独具”是赞叹,以此类推,做手术能达到“匠”的境界,不可谓不高矣!诚如吾师韩德民教授所言:医术的最高境界是和艺术相通的,余深表赞同, “手术匠”实乃患者所需、学科所望、医院所倚!
患者需要“手术匠”:人吃五谷杂粮,难免疾病造访,窃以为,患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得到正确治疗!所谓“正确”包括及时、准确、保质保量,此时“手术匠”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面对一个个具体的患者,高深的理论毕竟是远水不解近渴,手到病除才是患者的期盼。吾师王天铎教授曾言:临床是雪中送炭,科研是锦上添花!只有通过一个个“手术匠”妙手回春,才能为患者驱除病魔、使患者重露笑颜。
学科需要“手术匠”: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只有通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手术匠”,“手术匠”是学科发展最重要的财富!只有通过“手术匠”夜以继日解决面临的疑难杂症,才可能在治愈患者的同时积累宝贵的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理论,再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唯有如此,学科才可以健康、迅速地发展,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医院需要“手术匠”:当今中国,医院不是一个简单的医疗机构,她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安定,可谓重如泰山!如何利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限条件,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这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医院所依赖者唯有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手术匠”,才能保障广大患者及早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共同构建 “和谐社会”。
“看病贵、看病难”是困扰当今社会的一道难题,安得“手术匠”千千万,大庇天下患者俱欢颜,康复快且少花钱,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一个理想,是我们白衣战士肩负的重担,新时代呼唤“手术匠”,让“手术匠”成长的更猛烈些吧!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打耳骨钉一般多久恢复
耳石症复位后的十大注意事项是什么
咽喉囊肿如何治疗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遗传性聋
鼻炎洗鼻子有效果吗
鼻炎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