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乳癌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对皮下积液的影响

朱延朋
朱延朋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1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皮下积液是乳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发生率为6.2%~35.0% [1-2],国外发生率为15.5%~35.0%[3-4]。反复穿刺抽液及置管引流是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但治疗周期长,费用高。我院自2006年采用持续负压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细导尿管序贯引流术,大大降低了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2月-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经病理证实并行乳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病人162例,年龄25~59岁(平均49.2岁)。随机分为实验Ⅰ组62例,实验Ⅱ组55例,对照组45例。根据国际乳癌TNM分期,Ⅰ期27例,Ⅱ期99例,Ⅲ期36例。浸润性导管癌133例,浸润性小叶癌15例,黏液腺癌2例,小叶原位癌5例,导管原位癌3例,髓样癌2例,叶状囊肉瘤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常规放置腋窝及前胸壁乳胶引流管各一根。

1.2 材料

Deluxe医用弹性绷带由凯欧弼(青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一次性负压引流器(YZB/苏扬0004-2009)及一次性无球囊导尿管(12号,YZB/苏0595-2006)由扬州市桂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一次性灭菌乳胶管(28号,F)有苏州市晶乐高分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3实验方法

实验Ⅰ组术后持续负压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待液体量低于5mL/24h后,撤除胸壁及腋窝负压引流乳胶管,随后沿引流管窦道置入一次性导尿管(顶端带多个侧孔),固定并继续行负压吸引,隔日回撤导尿管2cm,让隧道自内向外生长,记录每日引流量及留管时间。实验Ⅱ组术后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待负压引流的液体量低于5mL/24h后,一次性撤除负压引流管,继续加压包扎,并记录加压包扎时间;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及胸腹带加压包扎,拔管及处理同实验Ⅱ组。

1.4观察指标

记录累积引流量(拔管前经引流管引流的总液体量)、置管时间(术后皮下置管至完全拔除引流管的时间)、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及积液量、术后住院时间、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1.5判定标准

皮下积液:参照TEJLER等[5]的标准。皮瓣坏死判定标准见文献[6]。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结果均经SPSS17.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行×列的x2检验。

2 结 果

表1 各组观察指标的比较

组别 例数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引流量(mL) 置管时间(d) 住院时间(d)

实验Ⅰ组62 1(1.6) 0(0) 218.355+21.59 6.939+1.28 10.055+1.74

实验Ⅱ组55 7(12.7) 4(7.3) 234.327+30.53 8.267+2.59 11.443+1.91

对照组 45 9(20.0) 5(11.1) 251.022+23.51 10.111+ 2.34 13.238+ 1.75

统计量 11.596a 9.452a 21.597b 29.737b 40.746b

P值 0.003 0.009 0.000 0.000 0.000

a:卡方检验;b: F检验

实验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6%、1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两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对照组总共9例发生皮瓣坏死,对照组占5例。实验Ⅰ组患者的平均累计引流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实验Ⅱ组、对照组,其差异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3 讨 论

乳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创面大,游离皮瓣下易形成潜在腔隙,创面渗血、渗液较多,故皮下及腋窝积液的发生率较高。其原因较多,主要考虑系胸部、腋窝的皮瓣和胸部的肌肉、腋窝分布神经、淋巴管、血管之间存在较大腔隙,渗出的血液、淋巴液、液化的脂肪组织充填其中,加之引流不畅,从而引起积液的发生。电刀的广泛使用,不仅增加脂肪液化的概率,而且由于热传导作用破坏了皮下血管网,导致皮肤缺血,引起皮瓣坏死。引流不畅、加压处置不当及引流方法的不恰当,都是导致术后皮下积液的主要原因[7-8]。

随着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进,手术范围逐渐缩小,机体创伤也逐渐缩小,但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未能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而降低。研究显示,通畅引流、合理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吸引及科学的拔管措施是预防术后皮下积液的关键[9]。目前国内各医院对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持续加压包扎及通畅引流,但因操作方法不同,效果差别较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Ⅰ组行持续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吸引+细管更换引流的病人,其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1.6%,明显低于实验Ⅱ组12.7%和对照组的20.0%。实验组的引流量较对照组的引流量明显降低,尤其是实验Ⅰ组。实验Ⅰ组病人住院时间、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均较实验Ⅱ组、对照组低。分析原因:实验Ⅰ组的皮下渗液量及引流量明显减少。更换导尿管后,原来沿着乳胶管及其周围潜隙引流的液体,仍能沿着导尿管引流出;此时若直接拔出引流管行加压包扎,细小淋巴管及皮下液化脂肪液难以排出,久之即于局部形成皮下积液。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的效果优于腹带加压包扎,不仅在于引流量的减少,还在于绷带的弹性,可根据体位自行调节加压的变化幅度。而腹带难以调节并随时会松弛、降低加压幅度及效果。适度宽松的加压,使得皮瓣与皮下组织紧密粘合,利于新生血管的形成及局部血供的恢复,减少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本研究显示,实验Ⅰ组有效预防皮下积液的优点如下:①引流效果确切:持续负压产生皮下内固定作用,降低术后皮下炎性反应及促进皮下细小间隙的闭合,同时将腋窝及皮下渗液迅速吸出,缩短渗出期。②预防皮瓣坏死:传统的胸腹带加压包扎,其加压压力往往过大,压迫游离皮瓣及切口下方的毛细血管网,引起皮肤缺血坏死;而改进的弹性绷带包扎,可以在维持持续吸引(保证通畅引流)的前提下,适当宽松的加压,其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显著降低。③方法简单易行,既经济实惠,又便于利用简单的医疗条件治疗,适宜在各大医院及广大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总之,乳癌改良根治术后行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持续负压吸引+乳胶管-导尿管序贯引流,能有效降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其治疗效果理想,既经济又实用,能够适用于广大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