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年轻的妈妈们,请不要犯“罪”――3岁前请善待你的孩子

彭红军
彭红军

主任医师 心理康复科

广州市惠爱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原载:广东心理咨询师2006年第一期

常听有些年轻的妈妈说:“孩子小,不懂事,要哭就让他哭吧,哭够了就不哭了。”

又听有的小俩口说:“我们工作忙,要不将BB送回老家让爸妈带,等大一点再接回来。”

还听有的父母说:“生意太忙,没太多时间放在孩子身上,反正拉拉扯扯也就大了。”

这样的例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极为普遍,在现今社会,由于大多夫妻只要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成了父母亲的心头肉,哪有不疼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呢?然而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父母,他们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及顾自己的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没病没痛就行,反正一天一天照样长大。

再听这样一些中年父母是怎样抱怨的。

“这孩子太不孝顺了,不懂得关心父母,太自私了。”

“这孩子太内向了,胆小怕人,以后如何适应社会。”

“这孩子整天担心这担心那的,每逢考试就睡不了觉。”

象这样的抱怨听得太多了,但很少有人会将前面两种孩子联系到一起。父母们多半只知道抱怨自己的孩子,很少有人会作深刻的反省,不过反省也没用,因为他们太缺乏心理学的知识了,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未种下“善因”就只能自食“苦果”。我这样讲,年轻的父母们或许还是不明白,难道是我们作错了什么吗?难道早期对孩子的照看会对孩子的性格有影响吗?

确实如此,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理论家霍妮将父母早年不能很好关爱自己的子女,不能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称为“基本罪恶”。父母早年所犯下的“基本罪恶”,将直接对孩子心理结构的形成造成极大影响,并将影响其一辈子。这种“基本罪恶”就是父母们种下的“恶因”,父母们的抱怨就是他们收获的“苦果”。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呢?是不是很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呢?

3岁前的小孩什么都不懂哪有什么心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得比我们还周到呀,怎么会对孩子得心理成长有影响呢?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认为:

孩子自一出生就开始形成自己的心理世界,西方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兼内科医生玛格丽特·S·玛勒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对刚出身的婴儿进行长期的观察,指出3岁前是婴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被称之为婴儿的“心理诞生期”,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孩子后期人格的形成。弗洛伊德则认为人的性格在5岁前就基本定型了。中国有句古话叫做“3岁看大,7岁看老”,说的是看3岁小孩的行为时就能推断出他成年时的行为处事方式,从7岁孩子身上可以看出他老时的样子,说的就是一个人早年的心理形成在他一生的性格形成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玛勒将出生后的三年分为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认为每一个阶段有一定的任务、挑战和风险。在一个发展阶段遭受创伤或留下一些任务没有完成时,可以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在3岁前,母亲儿童关系遭到破坏,可能会导致各种严重心理病态,如婴儿精神病,边缘性人格障碍,或自恋型人格障碍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各有何特点。对照这些特点你是否悟出点什么呢?是孩子真的不孝,故意捣蛋,还是性格因素呢?

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主翼现不断寻求关爱和情绪波动大,人际关系不稳定。患者坚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当他们感到别人的关心时,他们表现得犹如孤独的弃儿,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情绪会急剧变化,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他们看问题,非白即黑,非对即错、非爱即恨,永无折中之时。永远走极端情绪变化大,经常发脾气,行为冲动,如暴饮暴食、疯狂购物、性滥、反复有自杀行为、或作出自杀姿态威胁他人。你的孩子是不是动不动发脾气,任性,无理取闹难以相处呢?

自恋性人格障碍病人则表现为妄自尊大,不可一世,认为自己永远比别人优越。渴望被人尊敬、崇拜,而对指责、失败或挫折极为敏感。因为确信自己出类拔萃,常以勿人嫉妒自己,并认为自己有权立刻得到满足。他们极端自私,将利用他人视作理所当然。你的孩子是不是从来就认为你们对他好是应该的,是不是从来就不懂的感激呢?是不是很自私,是不是不可一世,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呢?

那么这两种人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认为在孩子三岁前心理结构形成的过程中,父母特别是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使孩子在一定的重要阶段的发展停滞,或存在缺陷。孩子是在与母亲的互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心理的,西方著名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家温尼科特将母亲当作婴儿成长环境的一部分,认为早期婴儿的发展是与妈妈纠缠在一起的,什么时候发现婴儿发现一个照顾他的母亲,如果不联系母亲的作用谈婴儿是没有意义的。他将妈妈分为好的妈妈和坏的妈妈,好的妈妈是促进婴儿发展的好的环境,坏的妈妈不能及时满足婴儿的需要,当婴儿碰到好的妈妈时,需要及时满足,不会形成紧张、焦虑及挫折感,婴儿感觉到自己无所不能,此时的他还不能将母亲与自己分开,将母亲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母亲的及时满足,让婴儿体验到全能感及安全感,在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中形成乐观及自信,适度的挫折让他们逐渐与母亲分离,并形成完整的自我,这种自我是协调的,是耐受挫折的,是在关爱和适度的挫折中培养起来的健康的心理。而坏的妈妈不能提供婴儿足够的关爱,不能满足孩子的及时需要,当长期出现这种行为,婴儿在长期的焦虑、不安全感及挫折中会代偿出自己的不良的应对方式。不同的关键年龄段的挫折可能形成不同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婴儿出生的2-4个月,被称为共生期,婴儿不能将自己与母亲分别开,儿童对于母亲的内心的运用的不足和欠缺,使其不能将母亲内化,共生期的紊乱和缺乏使儿童不能完成个人的认同,从而形成儿童精神病。出生后5月-3岁,主要完成的是与母亲的分离及婴儿的独立,此阶段的发展不良则易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及自恋性人格障碍。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家康伯格认为因母子关系的失败,使婴儿不能对母亲作出正确的回应,他们的体验是无数破碎的好的感觉岛或坏的感觉岛,这些感觉岛都来自与母亲的互动,但婴儿不能把这两种感觉统一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而是通过分裂,将其分为全好或全坏的两个人,这种行为模式一直固着在患者的脑海里从而形成其日后看问题非白即黑情绪变化大,人际交往差的基础。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家科胡特认为,婴儿存在反映性的需要(即自己的需要从母亲的回应中得到满足),及理想化需要(希望依附完美无缺的全知全能的人物即理想化的父母)。当父母及照料者长期不能理解婴儿的这些需要,婴儿就会遭受创伤性挫折,这些需要将一直固着在患者的内心,主翼现为夸大性幻想及好表现行为,寻求关注及赏识,追求完美人物,或自己成为完美的一部分。自恋病人的自私其实是无意识的,他实际上是将父母当作自己完美的一部分,以完成自我的功能,所以他们是不会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的。是不是若有所悟呢?

再来看看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观点:

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霍妮认为早年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性格的形成。这种人际关系首先是存在于童年时期家庭的亲子关系。儿童必须得到父母的帮助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父母不能给予儿童真正的爱,就会造成儿童的不安全感。霍妮将这类父母的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由于害怕,由于敌意所致的内疚之感,使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他是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这是一种内心不知不觉的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嫉妒、怨恨、背叛和荒诞世界的感受。霍妮认为这种长期的不安全感,及对外界社会的基本敌意,以及泛化的内心焦虑是形成神经症人格的基本原因。

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克服不安全感,神经症病人可以形成一些防御性策略,常表现为以下三种行为方式:1、顺从型: 这种人为了得到别人的友爱、赞许或伙伴关系,不惜委曲求全,甘居从属地位,总认勿人比自己强,常有一种“我多渺小可怜”之感,他的安全感建立在这样的逻辑上,认为如果我顺从了,我就不会受到伤害。2、攻击型:由于缺乏安全感,认为只有得到权力就不会受到伤害,于是对权力、声望、成就、野心怀着神经症的追求,认为适者生存,只有控制别人,才能掌握主动权;3、退缩型 这种人认为如果我离群索居,就没有人能伤害到我,所以他们会保持与他人的距离,不以任何方式与他人发生感情上的联系,限制自己的需要,凡是尽善尽美,以避免他人的帮助和指责。正常人这三种行为可根据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既能顺从,又能回避,又能反抗,三者相互补充,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而神经症患者缺乏变通能力,仅仅用其中一种来应付一切生活问题,结果不仅未能克服焦虑,反而陷入更深的焦虑。你的孩子是否太过于顺从,攻击或退缩呢?是不是经常处于一种焦虑与冲突中呢?那么你认为他们这种人格特征与你们早期的教育有无关系呢?

亲爱的父母,到这,你该认识到早期对孩子的关爱是何等重要吧,当然后天的溺爱或教育不当也对子女性格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但远没有早期对儿童关爱的缺失所造成的创伤对性格的影响来得深刻。

我相信没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真正懂得如何去爱吗?

爱孩子就是要学会恰如其分的理解孩子,满足孩子特殊时期的特殊的需要,与孩子发生良好的互动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爱孩子就是在孩子最需要爱的时候给予最适当的爱。

给失误的父母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有类似经历,并已明显存在以上一些表现,可以找找心理医生,精神分析的一些疗法可以让你的孩子回到发展停滞的关键阶段,经过移情修通,修补其缺陷的自我,促进其自我的发展,逐渐恢复正常,不过得要有点耐心,不良人格是长期逐渐形成的,修复也需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本文作者简介:彭红军医师 精神医学博士 临床心理硕士 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 心理治疗师 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逢周四上午广州市脑科医院荔湾心理门诊,周一芳村心理门诊、周二精神科门诊。

主要擅长:各种心理问题、神经症、儿童发展问题、亲子关系问题的心理咨询及治疗,曾经参加过系统的精神分析培训及多期港粤认知心理治疗培训,擅长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另外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

特别提醒:为了保证对病人高质量的心理治疗,需作系统心理治疗患者需提前与彭医生预约,以便安排时间。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