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老年康复科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远比抑郁、焦虑、强迫、精神分裂、人格分裂等等来得陌生。不要说普通人,即便是许多精神科专科医生,也不一定能够说得清楚,就比如我自己,如果不是因为“大话精神”里的一个26岁女孩的病例讨论,也几乎要想不起“边缘性人格障碍”了。其实这也怨不得医生,因为在我们常用的世界卫生组织的ICD,或者“中国特色”的CCMD分类诊断系统中,都没有“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个“东西”,这个“东西”,“诞生” 于美国人1980年代的DSM-Ⅲ。
然而这个“新鲜”又“陌生”的边缘性人格障碍其实并非它“表现”的那样“低调”,在美国,大约1-2%的成年人有边缘性人格障碍,而女性的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三倍。我国尚未有统计数字,但患病率逐渐走高却也不容忽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病通常是在成年早期,也就是大约18岁左右,但是它的形成却要早上许多。比较主流的看法,很多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有一个童年被虐待的经历,被忽略或者强行离开照料或者爱护自己的亲人。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而家族遗传和大脑海马和杏仁核容积的减低,也被认为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边缘”得名的由来,是因为它是一种介于神经症(焦虑、强迫等)与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之间的一种心理疾病。早在1837年,精神医学先驱,法国人比奈尔就提出,“精神病人”中有一部分“仍然保留了理性”。1890年,美国人罗斯第一次使用“边缘”这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21年,“精神分裂症之父”克雷丕林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其他如“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 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等命名不一而足,一直到1967年,美国精神分析师克恩伯格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 此后,克恩伯格和冈德森、辛格、斯皮策等人不断完善,终于使DSM-Ⅲ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因此,要知道什么是边缘性人格障碍,我们就必须去看看美国人的DSM,当然而今已经是“Ⅳ-TR”了。
DSM-Ⅳ-TR对边缘性人格障碍,首先就指出是“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感情的不稳定以及显著的冲动性”,并列出9条症状标准:
1.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
2.一种不稳定的强烈的人际关系,其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的贬低之间变来变去;
3.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
4.至少在二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鲁莽的驾驶、狂吞滥饮,但不包括自杀;
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或者自伤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稳定,例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激惹、焦虑,通常持续数小时,很少会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例如常发脾气、殴斗;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当这些症状满足其中至少5条时,可以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通过对以上症状标准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出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四大特征”:
第一、不稳定的人际关系。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一方面对身边人表现出强烈的依赖性,害怕别离,担心“被忽略或抛弃”,一方面又对身边人表现强烈的不信任,缺乏安全感,害怕亲密。他或她总是希望身边人“理想化”,能够充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一旦需求被拒绝,便极度地贬抑对方,抗拒、逃离甚至敌视,但在“需求”支配下,又常常“主动”回到对方身旁,如此摇摆。在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眼中,人或者事非好即坏,非黑即白,没有中间的过渡。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还经常会在人际关系中以一种“弱者”的姿态出现来操纵对方,比如抱怨身体不适、表现出虚弱或无助、自虐、自杀等,意在引起对方注意并获得照顾。精神分析学家认为,童年被虐待、被忽略的经历,是导致成年后出现不安全感的原因。
第二、不稳定的情绪。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具有敏感、高强度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他们常常表现出理想主义,乐观,但在现实中稍微遇到挫折,便会被挫折征服,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相对于其他的焦虑患者,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焦虑更易于表现为愤怒和恐慌。由于他们不能成熟地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因此更易于出现对自己身体的自我伤害甚至自杀。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强烈的喜悦,但更突出的是负面情绪的困扰。
第三、不稳定的自我意象,或者说是自我身份的识别障碍。在青春期,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常常表现出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20岁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当这一阶段出现消极结果,会导致出现角色混乱,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他们常常困扰于“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该往哪里去”而没有答案。因此,在这一时期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更易于出现性滥交、毒品或者酒精的滥用、鲁莽的驾驶等不良行为,导致社会问题。
第四、冲动的行为。正是由于前面提到的三个“不稳定”,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控制情绪和耐受挫折的能力非常差,经常出现不计后果的冲动行为,情感爆发时可出现暴力攻击、自伤、自杀行为,有冲动性的酗酒、挥霍、偷窃、药物滥用等,而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也同样出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与躁狂障碍的鉴别。据统计,50%-70%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需要指出,美国的DSM与ICD和CCMD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将诊断系统化为五个轴,其中第一轴为临床疾患,如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第二轴为人格疾患与智能不足,边缘性人格障碍属于第二轴诊断,与第一轴诊断间并不相互排斥。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经常伴有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焦虑、强迫、进食障碍、分离性障碍和物质滥用等。而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常常会因此而忽视边缘性人格障碍。
对于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他们的来访者中,并不是以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个问题的主线来访的,来访者通常会以情绪问题、亲密关系问题、职业发展问题、人际关系等问题来进行心理咨询,而其中至少12%最后符合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对心理医生(或咨询师)易产生“移情”,并且由于不稳定的人格关系,很可能对心理医生(或咨询师)的评价“由天到地”,在最初表现为极度崇拜、依赖,但不能获得满足时,会贬低,甚至敌视和攻击。
目前的药物治疗并不能治愈边缘性人格障碍,更多的是用于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等伴发疾病或者症状的控制,心理治疗仍然是核心治疗手段。只是与其他人格障碍相似,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随着时间的增长也有可能在治疗以及周围人的帮助之下逐渐好转,很多有这种障碍的人在30到40岁间会出现缓解。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年轻的妈妈们,请不要犯“罪”――3岁前请善待你的孩子
人格障碍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
碳酸锂、利培酮治疗双向情感障碍的效果——病例一则
科普关于心境障碍的知识
了解自己的情绪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症状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