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胆石、疝外科
宁波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腹部外科2006年10月—2009年10月1200例手术后发生的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关键词】:腹部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本病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死亡。腹部外科术后患者由于卧床血流缓慢,可使血小板和白细胞进一步聚积、黏附和沉积在血管内膜上并形成血栓[1]。收集我院腹部外科2006年10月—2009年10月1200例术后病例,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1例(0.9%),经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腹部外科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手术后发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所有病例经B超或MRI检查后确诊。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0~78岁,平均60.9岁。发病时间为术后3~9天,平均4.3天。手术类型:脾脏手术4例,胃结肠癌手术3例,胆囊手术2例,急性腹膜炎探查手术2例。血栓部位:右下肢5例,左下肢6例。经抗凝、溶栓等治疗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肿胀患肢平均在6.2天后开始消退,无1例出现肺栓塞等全身并发症。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多数腹部外科病人术后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血流缓慢容易引起血小板聚积、黏附而发生血栓。对这类患者要观察有无下肢突然肿胀,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诉,如术后病人下肢突然肿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应高度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及时报告医生并观察病人有无胸闷、胸痛、咳嗽、气短、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突发高热,心率增快、烦躁不安等肺栓塞症状,如伴有血压下降等要高度怀疑有肺栓塞的可能[2],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继续监测患肢皮肤色泽、温度及肿胀的变化情况,测量大腿中下1/3处及小腿肿胀处肢体的周径,并与健侧比较。
2.2 患肢的护理 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卧床休息非常重要,同时抬高患肢,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并使膝关节微屈15°,腘窝处避免受压,活动踝关节。严禁按摩,避免血栓脱落。密切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静脉波动情况。患肢供血障碍,局部压迫易引起缺血、缺氧,要注意保持床单的平整、清洁,及时更换已污染的床单、防止褥疮。
2.3溶栓治疗的护理 明确诊断后,病程72小时内可行溶栓治疗,同时配合抗凝、活血化淤等治疗措施。我们要配合医生做好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观察手术切口有无出血及渗血,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果短时间引流液为鲜红色,且速度快,则提示腹腔内有出血可能;观察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注意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防止应激性溃疡;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反应、有无呕吐,防止颅内出血;观察呼吸情况,防止肺栓塞的发生;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采用患肢局部静脉滴注药物,使药物直接到达血栓部位,能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4心理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因疼痛较重、患肢肿胀而担心预后,患者长期卧床,接触的人少,讲话的机会少,护士要主动与患者交谈,态度诚恳,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抑郁,运用科学理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
3. 预防措施
3.1 预防静脉管壁受损 输液时尽量保护好静脉不受损伤,输注刺激性药物及高渗溶液长期滞留,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更容易损伤静脉内膜。护士应提高静脉穿刺技能,不在同一静脉的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多采用上肢静脉留置针方式,并减少留置时间。
3.2 术后预防 病情许可术后24h应鼓励并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动屈伸下肢做趾屈和背屈运动,内、外翻运动,足踝的环转运动。同时被动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膝下垫枕和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术后督促病人行深呼吸,每小时10~20次,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3.3 饮食 如病情许可可指导病人进食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清淡食物,禁食高胆固醇食物,以防血脂偏高而增加血液黏稠度;同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同时禁烟,因抽烟可增加血液黏稠度。
4. 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 注意患肢保暖但不可过热,冬季保持室内一定温度,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耗氧量。饮食宜清淡减少食盐摄入,多食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粘稠度食物。给予清淡高纤维、高热量饮食;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3~6个月,做好弹力袜保养,卧床时抬高患肢;坚持适量活动,不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站久坐,以防复发;禁烟;定期门诊复查,随诊,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做好出院后药物服用指导及注意事项的宣教,告之患者持续应用抗凝药对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意义,但过量可增加皮下出血、脑出血等危险,嘱患者严格按医嘱剂量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5.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下肢深静脉血栓轻者可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重者可以发生肺栓塞而致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故有效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临床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478.
[2] 任新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临床医学,2009,29(4):124-126.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什么,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并发症有哪些
不容忽视的“腿中风”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如何治疗?口服药物是否终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