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谭华炳指导湖北医药学院“心连心”社会实践队开展丙型肝炎调查

谭华炳
谭华炳

主任医师 肝病-感染性疾病科

十堰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当前,传染病的防控呈现新的特点,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旧有传染病有的控制不佳,有的死灰复燃;有些传染病有疫苗预防,有些传染病无疫苗预防;掌握防治传染病的方法十分关键。

为使学生了解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湖北医药学院第三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谭箕教授指导的湖北医药学院“心连心”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10名志愿者,参加了十堰市疾控中心对十堰市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500名在校学生丙型肝炎普查活动。学生们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配合十堰市疾病控制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此次活动,达到了3个目的:一是让医学院校大学生了解了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二是了解了不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三是有助于了解丙型肝炎在职工中专中的发病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提高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范知识。

相关链接

认识“无声的肝脏杀手”——丙肝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肝脏引起的疾病。丙型肝炎通常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转为慢性后,多数人在长时间内也没有症状,因此,丙型肝炎被称为“无声的肝脏杀手”。 丙型肝炎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1%~7%肝硬化患者会演变为肝癌;许多丙型肝炎以肝硬化、肝癌为首发症状。丙型肝炎病毒为RNA病毒,患者是传染源。

今年是丙型肝炎病毒发现23周年。2009年全球有1.8亿人患丙肝,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4倍。丙型肝炎相关肝病引起的死亡人数每10年上升一倍;丙型肝炎是全球死亡率第十的传染性疾病,是中国死亡率第五的传染性疾病。中国丙型肝炎感染率约占3.2%,在经血及性传播的传染病中占第二位,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的传染途径包括:⑴ 输血及血制品传播;⑵ 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⑶ 生活密切接触传播;⑷ 性传播;⑸ 母婴传播的几率为10%。

如同艾滋病一样,没有预防丙型肝炎的疫苗,个人防护及病人的及时治疗显得犹为重要。洁身自好、远离毒品、慎用血液制品是预防的关键。对高危人群定期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治疗丙型肝炎是预防丙型肝炎慢性化,并向肝硬化、肝癌发展的关键。丙型肝炎及早、规范用药,60%~70%是可以治愈的。

检查包括:⑴ 肝功能检测了解有无肝功能损害;⑵丙型肝炎抗体(抗HCV)可初步筛选是否感染丙型肝炎病毒;⑶丙肝基因(HCV- RNA)定性试验确诊。由于HCV体液含量低,一次检测阴性不能完全排除HCV感染,应动态观察。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