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共同性斜视医案二例

张健
张健

主任医师 眼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张健眼科医案》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中国中医药药出版社

(二)共同性斜视医案二例

共同性斜视,亦称共转性斜视,中医名“双目通睛”、“小儿通睛”,为眼睛的两拮抗肌力量不平衡所引起的眼球位置反常状态,其肌肉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则无器质性病变。本病多始于幼年时期,常伴有屈光不正,其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或注视时,其偏斜度相等。中医认为,多因年幼时患眼病,或热性疾病,风热攻脑,使脑筋急缩;或因惊风天吊,使眼带吊转;或头面外伤,经络受伤,失于治疗使气血凝滞;或婴幼儿期,小儿头部偏向一侧,视之过久,均为造成眼球偏斜的原因。

健脾益气法治共同性斜视/脾虚气弱证案

甘某,女,3岁,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永安中心幼儿园,幼儿。于2013年5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家长发现幼儿右眼内斜3月。

病史:患儿家长于今年2月初发现幼儿右眼内斜,曾在外院散瞳验光配镜加遮盖,未见明显好转。伴食少纳呆,倦怠乏力,便溏。

检查:右眼球内斜约15度,映光法检查:光亮点落于右眼颞侧角膜缘,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舌质红,苔薄白,脉弱。

诊断:共同性内斜视(右眼)。

辨证:脾虚气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处方:炙黄芪9g,太子参3g,炒白术5g,陈皮2g,当归3g,升麻2g,柴胡2g,炙甘草2g,防风3g,钩藤3g,山楂3g,鸡内金3g,山药5g。6剂(中药配方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提供)。

服法:每日2次,每次1格,开水冲服。

针刺:取瞳子髎、承泣、太阳、风池,左合谷、左足三里。每日1次。

医嘱: = 1 \* GB3 ①继续戴镜,遮盖健眼,遮3日停1日。 = 2 \* GB3 ②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二诊(2013年5月10日):食纳转佳,大便已成形。舌质红,苔薄白,脉弱。原方已取效,再服6剂。继续针刺。

三诊~十一诊(2013年5月16日~2013年7月3日):原方先后去升麻、柴胡,加枸杞子3g,菊花2g,以补肾明目。共服药48剂,针刺40次,斜视渐愈,全身症状亦愈。改服补中益气口服液,一次5ml,一日2次,连服2月,以资巩固疗效。

按:《审视瑶函·双目睛通症》认为本病病因:“患非一端,有脆嫩之时,目病风热,攻损脑筋急缩者;有因惊风天吊,带转筋络,失于散治风热,遂致凝结经络而定者;有因小儿眠于牖下亮处,侧视既久,遂致筋脉滞定而偏者。”中医认为眼外肌属肌肉组织,因脾主肌肉,脾与胃互为表里,故眼外肌病变多责之脾胃,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可致眼带失养,眼球内斜;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化,故食少纳呆,便溏;气虚推动无力,则倦怠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弱,均为脾虚气弱之候。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重用黄芪为君;太子参补气,炙甘草补脾和中为臣;佐以白术补气健脾,助脾运化,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当归补养营血,使补之气有所依附;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更用升麻、柴胡为佐使;加防风、钩藤以祛风;山楂、鸡内金、山药化食健脾。结合针刺、戴镜、遮盖法乃愈。(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化痰通络法治共同性斜视/风痰阻络证案

卢某某,女,5岁,湖南省长沙市诺贝尔幼儿园,幼儿。于2014年5月22日初诊。

父母代诉:家长发现幼儿左眼内斜5月。

病史:患儿家长于今年1月初发现幼儿左眼内斜,曾在外院散瞳验光配镜加遮盖,未见明显好转。伴食少纳呆,泛吐痰涎。

检查:左眼球内斜约15度,映光法检查:光亮点落于左眼颞侧角膜缘,眼球各方向活动自如。舌质红,苔白腻,脉滑。

诊断:共同性内斜视(左眼)。

辨证:风痰阻络证。

治法:化痰通络。

方剂:加减正容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加减。

处方:羌活3g,防风3g,荆芥4g,法半夏2g,制白附子2g,胆南星2g,秦艽2g,僵蚕2g,制全蝎1g,木瓜2g,茯神2g,钩藤2g,蝉蜕2g,甘草2g。6剂(中药配方颗粒/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股份公司提供)。

服法:每日2次,每次1格,开水冲服。

针刺:取瞳子髎、承泣、太阳、风池,左合谷、左足三里。每日1次。

医嘱: = 1 \* GB3 ①继续戴镜,遮盖健眼,遮3日停1日。 = 2 \* GB3 ②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二诊(2014年5月28日):食纳转佳,舌质红,苔薄白,脉滑。原方已取效。再服6剂。继续针刺。

三诊~十一诊(2014年6月3日~2014年7月21日):原方先后去制白附子、胆南星、全蝎,加黄芪5g,太子参2g,以健脾益气。共服药48剂,针刺40次。斜视渐愈,食少纳呆,泛吐涎痰症状亦愈。改服补中益气口服液,一次5ml,一日2次,以资巩固疗效。

按:患儿脾虚痰聚,复感风邪,风痰结聚,阻滞脉络,气血不行,致筋肉失养而迟缓不用,故出现眼球内斜;痰阻于胸,故食少纳呆,泛吐涎痰;舌质红,苔白腻,脉滑,均为风痰阻络之候。加减正容汤祛风涤痰,舒筋活络,结合针刺,使风痰去,经络舒,则眼球运动自如。(转载者请注明出处)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