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病例分析

郭喜军
郭喜军

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张某,女 54岁。20011年3月1日初诊。

患者胃脘疼痛20余年,曾于2011年1月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于当地医院诊治,间断服用快胃片,效果不佳。7天前,因动怒加之饮食不当而出现胃脘疼痛加重,疼痛无明显规律,并伴有胃脘胀满、嗳气、口干、口苦。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胃痛,证属脾胃湿热,肝气犯胃。治宜化湿清热,理气和胃。处方:

当归 白芍 甘草 柴胡 黄芩 广木香 青陈皮各 元胡 石菖蒲 郁金 苏叶 黄连 清夏 瓜蒌 枳实 莱菔子 日一剂,水煎分服。

2011年3月8日二诊。服上方7剂后,患者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偶有胃胀及口苦、口干。食欲较前明显增强。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细。上方减清夏、瓜蒌。

2011年3月15日三诊。服上方后,患者近2日胃脘已无疼痛;胃胀、口干、口苦已消失,食欲基本正常。唯近几日因琐事所扰,夜寐欠安。舌暗,苔略腻,脉弦细。于上方加合欢花15g,夜交藤20g。

2011年3月22日四诊。患者服上方后,无胃痛,无口干、口苦。食欲正常,夜寐已安。舌暗,苔薄白,脉略弦。上方减合欢花,夜交藤。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胃脘疼痛病位在胃,且与肝脾密切相关,每因情志失调,饮食不当而使病情加重。临症强调脾胃分治,从叶天士脾胃分治学说。《临症指南医案》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阴阳燥土,得阴自安”。故治疗时每多用疏肝理气,凉润通降之品。诸如柴胡、枳实、川朴、广木香、青陈皮、石菖蒲、郁金、元胡等。本案以胃痛为主,且痛势较急,故又合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止痛。口干、口苦乃因肝胆湿热循经上扰于口,正如《内经》云:“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故用柴胡、黄芩、苏叶、黄连清泄肝胆湿热。本案脉有滑象,痛在心下,正合张仲景《伤寒论》之小陷胸汤证。故用黄连、清夏、瓜蒌。莱菔子,内金,乃取其消食健胃之功.二诊患者胃脘疼痛大减,脉无滑象,故减清夏,瓜蒌.三诊患者因琐事致情致失畅,夜寐难安,故加用合欢花、夜交藤解郁安神。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