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郭喜军主诊)

郭喜军
郭喜军

主任医师 脾胃病科

河北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周某,男,56岁,农民,石家庄市人。患者反复胃脘部不适6年余,加重2个月。其舌质淡,苔黄厚腻,脉细。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慢性中一重度萎缩性胃炎。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乃脾虚湿盛之嘈杂。治当清热化湿,和中降逆。本案辨为脾虚湿盛,本应补脾,但因患者舌苔黄腻,有湿邪阻滞,故当先治实后补虚,凡邪去八九方可言补,否则有敛邪之弊。待纳差、腹胀、苔腻缓解后再以益气健脾,使脾胃健运,疾病得愈。

患者反复胃脘部不适6年余,加重2个月。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不适,不可具体名状,未予诊治。2个月前,胃脘不适较前加重,发作频繁,20天前去医院做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慢性中一重度萎缩性胃炎,给与胃康胶囊治疗,效果不理想,遂来诊治。

初诊(2009年4月6日):证见胃脘嘈杂不适,嗳气频频,纳少。诊其舌质淡,苔黄厚腻,脉细。检阅实验室报告: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胃窦)慢性中一重度萎缩性胃炎。此乃脾虚湿盛之嘈杂。治当清热化湿,和中降逆。

处方:

苏叶,黄连,吴萸,煅瓦楞子,海螵蛸,旋复花,代赭石,制半夏,延胡索,焦三仙,鸡内金,砂仁,蔻仁,羌活。7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4月13日):患者服药后,胃中嘈杂感减轻,其他症状亦有好转,诊其舌苔较前变薄,此乃脾胃湿热减轻,故去羌活。

处方:

苏叶,黄连,吴萸,煅瓦楞子,海螵蛸,旋复花,代赭石,制半夏,延胡索,焦三仙,鸡内金,砂仁,蔻仁。7剂,日一剂,水煎服。

三诊(4月20日):服药后患者自觉嘈杂明显好转,胃纳可,诊其舌淡,苔薄,脉细,拟易以健脾和中法,予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

党参、茯苓、炒白术、白扁豆、山药、砂仁、白蔻仁、炒苡仁、陈皮、广木香、甘草。30剂,日一剂,水煎服。

四诊(5月20日):服药后患者自觉嘈杂消失,纳食可,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此乃脾胃之气渐旺,当继用健脾和中法治之。30剂,日一剂,水煎服。

五诊(8月20日):经近期服药调理后,患者诸症未再出现。诊其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复查胃镜及病理切片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此乃脾胃健运,疾病已愈。

按:本案所患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嘈杂”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寒暖失宜,饮食失调,情志不舒或素体不足等致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胃失濡养。治当清热化湿,和中降逆。方中黄连、吴萸取《丹溪心法》中左金丸之意,辛开苦降、和胃降逆,使肝胃和调,则嘈杂、反酸症状缓解;煅瓦楞子、海螵蛸有制酸止痛之功,与黄连、吴萸合用能抑制胃酸过多分泌,减少嘈杂、反酸症状。旋复花、代赭石降逆除噫;制半夏祛痰散结,降逆和胃,三者共起降逆和胃之效,使嗳气自平。病人久病常会因病致郁、气机运行不畅,故伍苏叶行气宽中、理气解郁。焦三仙、鸡内金消食和胃;元胡活血行气止痛。本病辨为脾虚,本应补脾,但因患者舌苔黄腻,有湿邪阻滞,按先贤之训,当先治实后补虚,凡邪去八九方可言补,否则有敛邪之弊。故予砂仁、蔻仁、羌活行气躁湿以祛湿邪。待纳差、腹胀、苔腻等症状缓解后方可进补,治以益气健脾,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炒薏仁等益气健脾和胃,如此使正气来复,病人诸症皆除也。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