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级甲等内耳的解剖及生理
(1)内耳又称迷路,内耳分为骨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包括前庭、半规管和耳蜗。前庭位于耳蜗与半规管之间,内有椭圆囊和球囊。骨半规管位于前庭的后上,是3个相互垂直的2/3环形的小骨管,包括外半规管、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3个半规管有5个孔通入前庭。耳蜗因形似蜗牛状而得名,蜗顶至蜗底约5mm,骨蜗管全长约30-32mm,骨蜗管有3个腔,上为前庭阶、中间为中阶、下方为鼓阶。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充满内淋巴,膜迷路分为: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及膜蜗管,彼此沟通。椭圆囊和球囊膜椭圆囊斑分布有前庭神经椭圆囊支纤维,感受位觉,又称位觉斑;球囊有前庭神经球囊支纤维分布,为位觉斑。膜半规管有壶腹嵴,上分布有高度分化的感觉上皮,有前庭神经的壶腹支纤维分布,是重要的平衡感觉器。膜蜗管的基底膜上有螺旋器(Corti器),有各种感觉毛细胞、支持细胞和盖膜等,是听觉感受器。其中内毛细胞1排,约3500个,外毛细胞3排,约12000个。北京301医院耳鼻咽喉科刘军
(2)内耳的生理
包括听觉和平衡两大部分。
声波传到前庭阶的处淋巴,经前庭膜使蜗管内的内淋巴产生运动,刺激基底膜上的螺旋器产生神经兴奋,完成机械刺激-电兴奋的转换,电兴奋信号由耳蜗神经纤维传至大脑皮层听中枢产生听觉。声波传入内耳兴奋听觉末梢感受器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正常情况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前庭系统的生理功能对维持机体平衡非常重要。前庭末梢包括前庭感受器(三个半规管壶腹、椭圆囊和球囊)和前庭神经。半规管感受头的旋转运动,即感受头角加速度运动刺激;耳石器(指椭圆囊和球囊)感受头的直线加速度运动刺激。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梅尼埃病是什么
《DBS术后程控篇》—我给您舞台,您只负责精彩
莫名眩晕当心“耳石症”作怪
自体脂肪丰耳垂的缺点有哪些?
天旋地转,竟是耳石惹的祸!《老年日报》2012年05月09日
关于“耳石症”六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