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规律和顺序

周学龙
周学龙

主任医师 骨科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粗大运动,又称大运动,是指牵动到大肌肉和大部分身体的运动,是躯干及四肢的整体运动。粗大运动的发育与其他能力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婴幼儿从俯卧位抬头和左右转头,以及以后的坐爬站行,都为其接触环境创造条件,从而对感知、认知的发育起积极作用。又如绘画、写字等精细运动,都需要竖头、坐等粗大运动的完善才能完成。

婴幼儿粗大运动的发育速度虽有种族、地区及个体差异,但发育规律基本一致:⑴自上而下,从头、颈、腰部,到上肢、下肢。⑵从泛化牵连、多余运动到牵连肌群的抑制,如刚开始行走时,双手要抬高,身体前倾,腰腹部肌肉紧张,熟练行走后,双手可自如活动,身体保持中正,腰腹部肌肉放松。⑶从分离运动到多组肌肉的协调运动,如从行走时双手自然下垂,再发展为快跑时双臂协调摆动。⑷先“取”后“舍”,即先能拉着床栏站起来,然后才能从站立位坐下,先能抓取物体然后才能放下。

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的顺序:

3个月 可保持头部立直,竖头稳定。

4个月 竖头时头部可自由转动。

4-6个月 会翻身。

6个月 可双手前撑坐。

7个月 可放手独坐。

8个月 可从俯卧位向坐位转换。

9个月 可完成腹爬,能扶物站立。

10个月 可手膝位四爬,可扶床栏行走。

12个月 可独自站立。

14个月 可独自行走,能不扶物弯腰拾物。

15个月 可退后行走。

18个月 牵单手可上楼梯。

2岁 可跑步,会踢球,可自己扶栏杆上楼梯。

2岁6个月 会独自上楼梯,会用脚尖行走。

3岁 可单足站立,可以蹬三轮车,能从高处向下跳。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