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推测排卵期的六大常用方法

杨光
杨光

副主任医师 男科

常州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 男科 副主任中医师 杨光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孙甜

门诊上很多不孕不育患者经常会问同一个问题,“医生,我怎么才能知道啥时候排卵啊?”。正常妇女每月只排1个卵子,卵子从卵巢排出24小时之内活力旺盛,精子排入女方体内只能存活24~48小时,精子和卵子相遇才能受孕,因此必须掌握在排卵期性交,才有受孕的机会。那如何推算排卵期呢?下面我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排卵试纸监测:

在月经结束后的一周,每天使用排卵试纸检测一次,如果发现排卵试纸起强阳逐渐增强,就要加强检测的频率,最好能够每4小时测一次。如果对比试纸发现,排卵试纸开始减弱,并且迅速转弱了,那说明即将排卵了,就可以安排同房。排卵试纸转弱后的24~48小时内一般就是排卵的时间范围。

2、月经周期推算:

女性月经周期是以月经来潮第一天为周期的开始,到下次月经来为止。

对于月经周期正常的: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那么根据排卵和月经之间的这种关系,就可以按月经周期来推算排卵期。推算方法就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算起,倒数14天或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加在一起称为排卵期。例如,以月经周期为30天为例来算,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在9月29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是在10月29日(9月29日加30天),再从10月29日减去 14天,则10月15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及其前5天和后4天,也就是从10月10-19日这十天为排卵期。

用这种方法推算排卵期,首先要知道月经周期的长短,也就是说要有很正常或是有规律的月经周期,才能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开始日期进而才能算出排卵期,所以只能适用于月经周期一向正常的女性。如果要是月经周期无规律或者不正常则无法推算出下次月经来潮的日期,故也无法推算到排卵日和排卵期。

对于月经不正常的话,排卵期计算公式为: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

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规律期减去18(28-18=10)以及将最长的规律期减去11(37-11=26),所以在月经潮后的第10天至26天都属于排卵期。

3、观察宫颈粘液性状推算:

通常在排卵前的1-2天,阴道变得越来越湿润,分泌物随之增多,而且异常稀薄,很富有延展性,像鸡蛋清一样清澈、透明,拉丝很长,出现这样的白带则表示马上要排卵了,一般持续3-5天。在其他时期,阴道的分泌物很少,并且显得浓浊、黏性大。

4、测量基础体温推算:

正常妇女在充分睡眠醒后立刻测出的体温称为基础体温,一般是清晨醒来后未起身即测得的体温。排卵期开始的一个标志就是基础体温略微升高。你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之前固定一个时间测量体温,然后把数字记录下来绘制成曲线,这样坚持记录几个月,你就可以按照规律预测你的排卵期了。在排卵日前的一段日子里,基础体温一般在36.5℃以下,到排卵日前一天,体温再下降一点,排卵日这天体温最低,一天后基础体温开始上升,幅度超过0.5℃,约经由12~16天,直至月经来潮。每个妇女可以根据这种规律性的基础体温,从最低的这天测算出自己的排卵日。

据统计,排卵发生在最低温度者占40%,发生在最低点后1天者占30%,发生在最低点前1天占15%,尚有极少数发生在前后各2天。

5、B超监测排卵:

B超监测排卵是目前最准确的方法,B超能持续动态直接观察卵泡的形态学改变,了解卵泡发、育排卵的全过程,还可以确定是否排卵以及预测排卵。

6、经间痛感觉排卵

人类的卵子每个月一次从一侧卵巢中发育成熟,“挤”出卵巢,开释出来,游向输卵管,这是一种动力学过程。离开卵巢的这一过程大约需要1~2分钟。此时卵泡破裂,卵子脱颖而出,这时会造成稍微的出血。假如这时的出血部位正好对着腹膜,就可产生一种不惬意的感觉,即一种隐隐约约的痛苦悲伤,称为经间痛。各人的经间痛感觉不完全一样,有的并不感到痛苦悲伤而只在一侧腰部有一阵阵发酸,也有的妇女感到腰部胀,一些妇女甚至无任何不适。有这种感觉体验的妇女,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估计的排卵期前后留意自己的感觉。

虽然排卵期出血和排卵痛确实是排卵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也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的。所以你把它作为一个唯一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会让你浪费许多时间,不过,把它作为一种辅助判断方法是完全可以的。尤其是排卵痛,一旦你感觉到了,往往比较准确。

以上这这些方法都能感知排卵,但是精确程度会相差很大。其中最不正确的是计算排卵日,而比较正确的是B超监测,比较方便的是排卵试纸,最麻烦的方法是每天测体温,不能作为常规使用的判断排卵方法是排卵期出血和排卵痛。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