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周围血管病科
山东省中医院
三级甲等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辨证论治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各地相继报道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开始对辨证论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开始总结辨证论治的经验。70年代,通过临床实践,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初步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辨证论治规律。80年代,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从宏观辨证进入微观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不断加深对疾病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治疗研究中,既重视了辨证论治分型治疗规律的总结,又注意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血瘀证疾病,活血化瘀疗法在临床中充分应用,并总结了一定的规律。
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现代医学分期为基础,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施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既注重整体辨证论治,又兼顾到不同病变时期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以宏观辨证为主,参考微观辨证依据,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急性期以溶栓、抗凝疗法为主,结合服用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中药,以及静脉滴注活血化瘀中药提取物,同时应用外治疗法,促使血栓迅速消溶吸收,控制血栓蔓延,恢复肢体静脉血液回流;慢性恢复期常根据深静脉通畅恢复程度和血液学检查结果,选择应用降粘、祛纤、抗血小板粘附和活血化瘀药物,联合应用物理疗法和外治疗法,以活血利湿、软坚通络法为主,进一步促使血栓消溶,血管炎症消除和侧支血管建立,改善肢体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后遗症期的治疗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并发症的情况,重点解决慢性肢体静脉瘀血综合征,活血化瘀是主要治则,物理疗法和中医外治疗法是常用的有效方法,主要是促进肢体静脉血液回流,消除下肢瘀血状态,预防、延缓或减轻瘀滞性皮炎、慢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综合文献资料统计,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综合治疗的临床治愈与显著好转率在85%左右,总有效率为95%左右。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辨证论治整体疗法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我国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特疗法。在临床上,中医辨证论治与溶栓疗法、祛纤降粘疗法、外治疗法和手术治疗等相结合应用,则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巩固疗效和防止疾病复发。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什么,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并发症有哪些
不容忽视的“腿中风”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如何治疗?口服药物是否终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