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针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郭煌辉
郭煌辉

主任医师 针灸推拿科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①晨僵大于30分钟至1小时以上;

②由医生观察到的3个或3个以上关节部位的软组织肿胀(关节炎);

③腕、掌指和近端指间关节肿胀(关节炎)超过6周;

④对称性关节肿胀,即身体两侧相同关节同关节同时或先后发病;

⑤类风湿结节;

⑥类风湿因子阳性,有20%的类风湿因子化验是阴性的;

⑦X线片显示手或腕关节软骨面呈糜烂样或关节周围骨质稀疏改变。以上①至④条必须持续出现至少6周。

具备4条或4条以上者,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针刀治疗与类风湿关节炎

针刀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是人体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由于体制虚弱、气血不足,或劳累过度,肌肤毛孔疏松,营卫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流注经络、肌肉、关节,致使气血凝滞,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出现关节疼痛、活动不利。其外因,主指气候条件、生活环境等,包括风、寒、湿邪等因素。而内因与家族、遗传相关。其病理表现是非化脓性多发性关节的滑膜炎和血管炎。主要累及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脏腑组织的全身性疾病。因而又有结缔组织疾病之称。事实上是一种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针刀治疗的优势

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在最初的两年内进展最为明显,50%的骨关节破坏在此时形成。如果治疗不当,一般会在一二年甚至几个月内发生关节侵蚀,致使关节功能受到明显影响。所以,应早期积极治疗,以控制病性的发展。

针刀对类风湿关节的治疗作用,体现在通过对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松解,迅速改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同时减轻关节内炎症反应,抑制或延缓病变发展成不可逆骨质破坏,尽可能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并且针刀治疗对人体的创伤小,痛苦少,无任何毒副作用,又简、便、廉、效,对需要长期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这一优势是目前所有其他常规治疗方法难以比拟的。

二、针刀治疗的不足

针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是从病理结果入手的。如用针刀单一治疗,大多数患者于治疗后,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同一病变部位的病变还可复发,必须配合药物和其他治疗才能取得较佳疗效。另外,针刀治疗仍有一定的痛苦,治疗次数和针数都较多,这也是针刀治疗的一些不足。但这目前整个医疗界对此病的治疗现状来看,尚无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根治方法,从患者角度分析各种冶疗方法的风险受益比,针刀虽然治疗次数多,对整个机体的损害和影响却非常小,不失为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有效治疗方法。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