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针灸治疗胸痛

洪杰
洪杰

主任医师 针灸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概述】

胸痛,是指胸部(即颈与胸廓下缘之间)疼痛,其性质可呈多种,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本症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体衰有关.其病机分为虚实两方面,主要为寒、虚、痰、瘀等.

胸痛在临床上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胸痹、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痰饮、肺痈、肺痨以及急性热病中的一些病证均可发生胸痛症状.按部位区分,一般认为胸属上焦,心肺二脏居于胸中,故胸痛为上焦心肺疾病的表现之一,因其多见于心脏病证,所以胸痛有时又是心痛的同义词.胸又与胃脘邻近(胸下即上脘),在古代医籍中往往把心痛与胃脘痛混称为心痛,如《千金要方》所谓九种心痛(日虫、日注、日气、日悸、日食、日饮、日冷、日热、日去来心痛),主要是胃脘痛,这样胸痛、心痛、胃脘痛三者就混淆不清.其实胸痛可以包括心痛,即心痛是胸痛症状中的一种.胃脘痛与胸痛、心痛不能混称.

本症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胸膜炎、气胸、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

【常见证候】

(1)寒凝气滞:胸痛胀闷,疼痛时轻时重,甚至胸痛彻背,掣及左肩、臀部作痛.症状重者可有面色苍白,自汗、畏寒,四肢清冷,或厥逆,舌淡润或胖大而有齿痕,脉沉迟或结代.

(2)心血瘀阻:胸痛剧烈.多为刺痛,固定不移,甚者突然发作,痛如刀割,冷汗自出,心悸怔忡,慌恐不宁,缓解后体倦神疲,精神委靡,舌青紫晦黯或有瘀斑,脉沉细或涩,或结代.

(3)痰浊阻遏:胸痛,咳嗽痰多,或咳清稀痰涎,或咳痰稠黏,短气或气喘,甚者彻背而痛,不能平卧,舌苔白润或滑,脉滑.

(4)肺部痈脓:胸痛隐隐,咳吐黄痰,或脓血,气味腥臭,口燥渴而不欲饮,或烦满,汗出,乍寒乍热,舌红,脉滑或滑数.

(5)心气虚弱:胸痛隐隐、时轻时重,时作时休,胸闷不舒,心悸,短气,自汗、倦怠,活动后加重,面色白,舌质淡,脉细或虚大无力.

(6)气阴两虚:胸隐痛,绵绵不休,时轻时重,心悸不宁,多梦失眠,白汗、短气或气喘,活动后尤为明显.

自觉发热,舌干少津,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或数而无力,或结代.

【症状分析与鉴别】

(1)寒凝气滞胸痛、心气亏虚胸痛与心血瘀阻胸痛:一为瘀血阻络,一为心气不足,一为心阳虚衰所致,前二者为虚证,而后者乃正虚邪实之证.概心血瘀阻,可因心气虚弱,无力鼓动心血运行,或因心阳不足,寒凝气滞,致使血涩不通.故心气亏虚胸痛、寒凝气滞胸痛均可兼见瘀血表现.所以气虚、阳虚、瘀血三者引起的胸痛,临床上往往交错互见.以心气亏虚为主的临床可见心悸,气短,自汗,舌淡,脉细等表现,其胸痛程度不剧,呈隐隐作痛,乃三证中之较轻者.

以寒凝气滞为主的胸痛其疼痛程度较剧,且觉胸部满闷,甚者胸痛彻背,由于胸阳不振,阳虚寒凝,气机痹阻所致.临床可见面色白,自汗,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心阳虚弱的表现.严重者阳虚欲脱,胸痛如割,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即《灵枢·厥论》所谓:"真心病、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以心血瘀阻为主的胸痛其疼痛性质为刺痛,且固定不移,临床可见舌紫黯或有瘀斑、脉迟涩等瘀血表现.

(2)痰浊阻遏胸痛与心血瘀阻胸痛:二者均为正虚邪实证,正虚乃心气不足,或胸阳不振,邪实乃痰浊或瘀血遏阻脉络,《素问·痹论》所谓:"心痹者,脉不通,不通则痛."痰浊为患,除胸痛而外,必兼见咳嗽,气喘,痰多,舌苔白润,脉滑等湿痰内盛的表现,与心血瘀阻胸痛的刺痛,痛处固定,舌紫,脉涩等症易鉴别.

气阴两虚胸痛与心气虚弱胸痛:二者均为虚证.虽共见胸痛、心悸、短气、自汗等气虚症状,但后者仅心气不足,而前者为心气、心阴惧虚,故有口干少津,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阴虚的表现.

(3)肺部痈脓胸痛:是由于热毒伤肺、肉腐为脓而成肺痈,故除胸痛之外.必见咳吐稠痰热脓血,其味腥臭,及胸中烦热,几燥咽于,舌红,脉滑数等热毒内蕴的症状.

【针灸对症治疗】

主穴:膻中、内关、心俞、巨阙.

配穴:寒凝气滞加气海、关元;心血瘀阻加膈俞;痰浊阻遏加丰隆、太渊;肺部痈脓加尺泽、丰隆;心气虚弱加心俞、大陵;气阴两虚加太溪、足三里.

操作:膻中穴向下斜刺,要求针感向四周扩散;内关直刺0. 5~0.8寸;心俞向脊柱方向斜刺0.3~0.5寸;巨阙向下斜刺o.3~o.5寸;关元、气海可加灸,其他配穴均采用虚补实泻的方法针刺.留针30分钟.

方义: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以宽胸利气;内芙通阳宽胸宣痹;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调心气止痹痛;寒凝气滞加气海、关元温寒散凝;心血瘀阻加膈俞活血化瘀;痰浊阻遏加丰隆、太渊可蠲化痰浊,畅展胸阳;肺部痈脓加尺泽、丰隆清泄肺热,祛化痰浊;心气虚弱加心俞、大陵可补益心气;气阴两虚加太溪育阴养心,足三里补中益气.

【古代对症治疗文献】

(1)《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胸中痛引腰背心下呕逆,面无滋润,灸上门随处壮,穴在侠巨阙两边相去各半寸,一云~寸.

(2)《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丰隆、丘墟主胸痛如刺.乳根主胸下满痛.云门、中府、隐白、期门、肺俞、魂门、大陵主胸中痛.少冲主胸痛、口热.间使主胸痹背相引.鱼际主痹走胸背不得息.

(3)《针灸资生经》胸胁痛:大泉:主胸膺痛.……肝俞:治咳引胸痛.少冲、中府:治胸痛.……幽门:治胸中引痛,心下烦闷,逆气里急,支满不嗜食,数咳,健忘.丰隆:治厥逆,胸痛如刺,腹切痛.明云:气刺不可忍.太渊:治胸痹,逆气寒厥,善哕呕,饮水咳嗽,烦怒不得卧,胸痹引背,时寒,间使主之.…… 临泣:

主胸痹小得息.……俞府:疗胸中痛.……胸痹灸胸堂.廉泉、中府:主胸痛.

(4)《针灸大全》卷四:胸中刺痛.隐隐不乐,公孙……内关二穴、大陵二穴、或中二穴.

(5)《针灸大成>卷五:气攻胸痛,(照海)通里、大陵.

(6)《针灸集成》卷二:胸痛口噤,期门三壮、大陵、神门、阴囊下十字纹i壮.胸腹痛或痰厥胸痛,量三椎下近四椎上从脊骨上两傍各五分灸三七壮至七七壮, 立差,神效.胸痛吐冷酸水,太冲三壮、内关二壮、独阴五壮、足大指内初节横纹中三壮、尾穷骨灸五十壮.胸痛如刺手卒青,间使、内关、下三里、支沟、太溪、少冲、膈俞七壮.积年胸痛,足大指爪甲之本根爪甲之半当中灸七壮,男左女右,太冲三壮、独阴五壮、章门七壮,立愈,惹或不愈更灸.

【临床应用举隅】

(l)尚淑萍"胸痛穴"临床应用案

杨某,男,34岁,1989年3月26日初诊,诉右胸部阵发性窜痛2周.加重3天.胸透、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查体:胸廓无畸形,右侧第4肋骨脚段下缘压痛(++),诊为右侧肋间神经痛,选左侧胸痛穴泻法治疗3次而愈.随诊3年未复发.

(2)郭清风腕踝针治胸痛案陈某,男性24岁,1988年4月23日初诊.半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右侧胸痛,无发热、咯血和外伤史,曾在当地医院就医,胸部X 线检查无异常发现,经对症处理时好时差,于1989年10月来本院求医,经心肺及其他脏器检查均无特殊发现,以肋间神经痛转来本科治疗.根据患者胸痛的相应部位,选用右侧腕横纹上6 cm处给予针刺治疗.针后令患者深呼吸,当即感觉胸痛大减,嘱其留针2小时以上自行起针,若针刺部位无任何不适,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针刺当天患者留针6 小时.次日复诊,自诉胸痛已减轻80%,按原方法重复治疗,第3天复诊,胸痛已基本消除,先后治疗4次,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访患者一切正常.

(3)崔允孟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胸痛案

孙某,男,49岁.1982年6月30日就诊.右侧胸部因挫伤引起疼痛已10日.咳嗽,活动时疼痛加重,疼痛为持续性、固定不移.曾多次服止痛药及外用药未能有效.查右侧乳腺外缘五、六肋间处有明显压痛,与对侧比较轻度肿胀,胸部外观无异常所见.针刺患侧足三里穴,针感明显,针后胸痛基本消失,3次治愈. [崔允孟.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胸痛60例初步观察.中级医刊,1989,24(4):253]

(4)崔允孟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胸痛案

常某,女,29岁,工人.1 997年6月17月0时就诊.右侧乳房肿痛3日.右侧乳头下缘炎症明:湿,有一直径为5 cm×7 cm的椭圆形肿块,皮肤红,紧张,有热感,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为升高中性粒细胞7896,单核细胞1%.诊断为急性乳腺炎.针刺右侧足三里穴, 针感沿胃经循行路线至患处,片刻疼痛即缓解.5小时后炎症范围明显缩小至4 cmX5 cm,皮肤变为浅红,紧张度降低,触痛好转.次日10时炎症基本消失,病灶皮肤淡红,仅有直径3 cm×3 cm大小的肿块.针4次后痊愈.

【按语】

饮食宜忌,患者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少食肥甘,禁食辛辣.适当吃些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起居调护,睡眠应充足,汗出肢冷,脉沉细或结代者,属真心痛,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应采取综合治疗.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