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康复动态--康复治疗能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塑

曾强
曾强

主治医师 康复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康复治疗对有些疾病非常的重要。脑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每年有近200万人新患脑中风,每年约 150万人死于脑中风。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第一次中风的人,约有48%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状,这对于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

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导致病死率下降,致残率相对增高,存活的患者中有60 % 以上出现肢体和行为异常,可有偏瘫、言语不利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患中风、脑血管后遗症的患者日渐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但人们对于由这些疾病引起的偏瘫治疗却存在着误区,认为治疗中风偏瘫、不会说话、不能吃饭最好的办法就是打针吃药,而大部分老百姓基本上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有病了就要打针吃药才能治好。

其实,对这类患者来说,康复治疗是目前对中风偏瘫、失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唯一有效的方法,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治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局灶性脑损伤其皮层功能会产生可塑性的变化,这涉及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再生、神经突触的重建、神经递质的调节等多种机制。随时间变化一损伤同侧的皮层功能代表区占优势可能是最为有效的重塑方式,合理的康复锻炼会促进这种重塑方式的出现。

早期康复能有效地促进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脑功能重塑。基于脑可塑论的脑功能重建技术是康复治疗中的重中之重,它包括磁刺激、电刺激、肌电刺激、脑循环治疗、运动疗法、作用疗法、言语、吞咽功能锻炼、舌针、眼针、头针、体针、电针灸、上下肢康复运动机器人等传统及现代康复治疗手段。这些治疗通过磁电刺激、主被动肢体功能训练、言语训练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刺激患者末梢神经,促进神经网络的变通性,改善脑内微循环,提高脑代谢率及神经细胞兴奋性,有助于挽回残存的脑功能,让病人重新建立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重新学习正确、有效的运动方式,加强或建立病人随意控制瘫痪的肢体的残余功能,恢复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