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骨转移瘤需要做哪些检查

范海涛
范海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极速问诊

骨转移瘤需要做那些检查?北京307医院骨科微创中心范海涛给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X线片、骨核素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骨转移的进展情况。

(1) 其中最常用的的检查方法是X线检查,其骨转移癌的影像学特点为:①溶骨性破坏:骨转移癌中80%以上是此种类型,X线片显示骨破坏区为斑点状、斑片状密度减低,当病变范围大时可融合成片,边界不规整,骨小梁力线结构变稀疏、紊乱,骨皮质不连续,骨密度下降。当骨丢失超过30%以上时,在X线平片上即可看到骨转移,见图3-1。②成骨性破坏:常见于前列腺癌、胃癌。X线片显示骨转移部位有点、片状密度增高区边界不整齐,部分病例出现放射状骨膜反应。另外,尚有混合性破坏的表现。

X线的优点是可以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结构、性质,并对肿瘤与非肿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鉴别作出判断。X 线的缺点在于敏感度不高。因为X线是通过骨密度及形态的改变来判定骨转移的。只有当骨质破坏、局部脱钙达30%~50%、大小约1.5cm或含钙量远远超过正常组织时才能在X线片上清楚地显示出来,故很难发现早期骨转移。

(2)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测肿瘤骨转移的方法。其优点是灵敏度高。但此方法可同时观察全身骨骼,且病灶区放射性浓聚等阳性表现较X线片出现早,故可发现早期骨转移病灶。ECT是将核素87 锶(Sr)经静脉注射入血,运行至骨,特异地停留于骨组织,由于病灶处血运丰富、代谢旺盛,故转移灶局部呈特异性的放射性浓聚,从而提示癌转移部位。 ECT比X线片提早6~18个月发现骨转移。但ECT也有其局限性,不足之处是特异性差,不易同其它良性骨肿瘤、关节病变、急性骨髓炎及骨外伤相区别,需结合病史予以鉴别。另外应注意定期ECT检查必须保持仪器条件和检查方法的一致性。

2.CT、MRI检查在确定病变的位置、范围大小、结构、性质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方面具有更大的优越性。CT可以发现1cm左右的骨转移病灶,特别是对于脊椎骨转移造成的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征象显示清楚。 MRI骨髓显像目前被认为是确定骨转移的最好方法,它可以显示出很小的骨转移灶。MRI的显示建立在肿瘤和脂性骨髓的对比上,能有效地反映骨转移治疗初期的骨质变化,在更早判断骨转移及评价全身治疗效果上优于X线片、CT及ECT。由国外学者总结,当临床印象为部分缓解或稳定时,MRI检查报告经常显示骨转移有缓慢进展。MRI可以将骨转移对治疗的反应作出客观的评估,使临床试验中更多病人的疗效结果可作科学分析的资料。虽然MRI的费用较高,但它却能避免因延误治疗所造成的开支增大和病情加重。在国外骨MRI已逐渐被常规的作为临床检测方式,从而使ECT或其他检查的次数减少了许多。

3. 实验室检查:骨转移癌患者血生化检查可出现贫血、血红蛋白下降、血沉增快、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活性较高。多处骨转移癌形成时,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升高与骨转移骨质破坏的类型有关。成骨性骨转移者该酶升高明显,溶骨性骨转移者该酶正常或轻度上升。ALP3是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同工酶,来源于骨组织,该酶水平在骨转移病人中升高较明显。前列腺癌骨转移时酸性磷酸酶可升高。另外,有时可伴发高钙血症,血清磷、钙及尿钙升高。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