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

董玉宽
董玉宽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强直性脊柱炎在生活中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今天我就讲解一下强直性脊柱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之间的关系。强直性脊柱炎是多发性关节的一种类型,其特征是从骶骼关节开始,逐步上行性蔓延至脊柱关节,造成骨性强直。病损以躯干关节为主,亦可波及近躯干的髋关节,但很少波及四肢小关节。 该病滑膜肥厚和关节软骨面的腐蚀破坏较轻,很少发生骨质吸收和关节脱位,但关节囊和韧带的骨化却较突出,加之关节软骨面的钙化和骨化,极易发生关节骨性强直。

结合部的炎性肉芽组织既能腐蚀结合部的松质骨,又可向韧带、肌腱、关节囊内蔓延,在组织修复过程中,新生的骨质生成过多,不但足以填补松质骨的缺损,还向附近的韧带、肌腱、关节囊过度,形成韧带骨赘。这种增生和发展的结局是导致关节骨性强直的重要原因。此种变化多见于髋关节,也可见于椎间盘、关节突间关节、骶骼关节、坐骨结节、趾骨结节等处。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15-30岁的男性青年,多有家族遗传史,早期腰骶部、髋部、背部酸痛僵硬,腰椎前凸消失,不能挺腰,只能半俯身行走。其病变多以骶骼关节开始,逐步上行蔓延至颈椎,最后致脊柱强直,四肢大关节也可累及。约有80%的患者发作与缓解交替进行,病程可达数年或数十年:20%的患者发病急骤,出现高烧等全身症状。X线片显示早期骶骼关节边缘模糊,少见致密,关节间隙加宽;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与腐蚀交错,呈锯齿状;晚期关节间隙消失。

早期脊椎仅见骨质疏松,中晚期出现小骨刺,方椎,小关节融合,关节囊及韧带钙化,脊柱强直呈“竹节”状,骶骼关节改变,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可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类似的腰腿痛症状,有可能造成误诊,但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两种发病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运动劳损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是人体免疫力系统的异常变化。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