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外科治疗手术方式有哪些

傅光
傅光

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

北京博爱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神经源性尿失禁的外科治疗主要包括治疗膀胱储尿障碍的术式和治疗尿道控尿障碍的术式。治疗膀胱储尿障碍的术式有: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术、自体膀胱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该类术式的目的在于扩大膀胱容量、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改善膀胱壁顺应性,为膀胱在生理安全的压力范围内储尿和排尿创造条件(储尿期安全压力范围指逼尿肌压力低于40cmH2O),从而降低上尿路损害的风险。

神经源性尿失禁处理的首要目的遥证上尿路功能(保护肾脏功能),保证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低压安全范围内。因此改善膀胱顺应性、增加逼尿肌稳定性,保证膀胱在安全范围内储尿和排尿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分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接受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术、膀胱扩大术术后要辅助间歇导尿解决排尿期问题。术式的选择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导致尿失禁,经保守治疗无效,但膀胱壁尚未纤维化的患者可首选A型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术。肉毒毒素注射无效或没有条件反复注射的患者还可选择自体膀胱扩大术。膀胱壁已经发生严重纤维化、膀胱挛缩、合并重度膀胱输尿管返流的患者则首选肠道膀胱扩大术。

增加尿道控尿能力的术式有:填充剂注射术 、尿道吊带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任何增加尿道控尿能力的术式都会相应地增加排尿阻力,因此这类术式的主要适应证为因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导致的尿失禁,在实施该类手术前应通过尿动力学检查明确膀胱的容量、稳定性、顺应性、收缩能力,以及是否存在膀胱输尿管返流、肾积水等上尿路损害。

部分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接受增加尿道控尿能力的手术后,因膀胱出口阻力增加可能影响逼尿肌稳定性,因此术后要严密随访,必要时应配合使用M受体阻滞剂、自体膀胱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等方法降低膀胱压力、扩大膀胱容量,改善膀胱顺应性。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