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 皮肤科
吕梁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本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也可见青年人,一般发生30-40岁以后。皮损常见面部,躯干,上肢等部位。早期损害小而扁平,境界清楚的斑片,表面光滑呈乳头瘤状,淡黄褐色。皮损渐渐增大,底部圆形,不规则形,偶有蒂,直径1mm-1cm,也可数厘米,边缘清楚,表面呈乳头瘤样,干燥,粗糙,失去光泽形成一层油脂性厚痂。病程慢性发展,损害可向周围扩大,也可融合成大块,无自愈倾向。一般不认为是癌前病变。
脂溢性角化病与临床病理结合起来,诊断并不困难。但是,要注意临床其它疾病的鉴别。
本病一般不需要治疗,仅仅考虑形象。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等。治疗最好前先病检,减少误诊。
典型病例 患者闫xx,男,96岁。于2014年11月13日, 患右面部指状生长6,呈乳头瘤样损害,粗糙,拇指大小,伴疼痛感。疾病给老人带来诸多不适。激光治疗,常规病检。11月17日病检报告左颊部脂溢性角化。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头皮巨大皮角1例及文献复习
卵巢癌手术后能活几年
索米妥昔单抗有什么效果
化疗后可以用塞纳帕利吗
派舒宁塞纳帕利是靶向药吗
卵巢癌靶向药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