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脑血管病应该如何预防

杨职
杨职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茂名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脑血管病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级预防。控制脑血管病发病危险因素,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早期预防和治疗特别重要,需了解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首次卒中后6个月内是卒中复发危险性最高的阶段,对发生过脑血管意外的患者,需要寻找意外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或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就是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

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也就是对已经卒中病人的预防,主要措施包括:1.对首次卒中发病机制的正确评估,通过选择必要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尽可能明确患者卒中的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以便针对病因采用合理的治疗预防措施;2.卒中后的血压管理,教育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降压治疗;3.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初次发作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卒中再发风险;4.抗凝治疗,对诊断为房颤诱发心源性栓塞的患者,在检测INR(止凝血指标)的情况下应用抗凝剂;5.干预其它心脏病,如患者存在其他潜在的心脏病均将大大提高栓塞性卒中的复发风险,因此要给予针对病因处理原发疾病和积极干预;6.颈动脉狭窄的干预,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保守治疗、外科手术(CEA)或介入治疗(支架植入);7.如果患者存在高半胱氨酸血症,也需要积极干预;8.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措施也是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9.卒中后血脂与血糖的管理,定期检测血糖、血脂,采用饮食控制及增加体育锻炼,必要时药物治疗;10.健康宣教及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高患者及家属对脑卒中的认识,体育锻炼、定期查体,避免一些危险因素。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