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乳房自检与辅助检查的重要性

王道军
王道军

副主任医师 心胸外科、肿瘤科

安康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尽管对于乳房自检是否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降低死亡率,在医学界还存在争议。但就我国目前国情而言,相当多女性仍缺乏自觉意识,没有健全的医疗保险支付和专业的保健服务体系支撑,定期正确的乳房自检仍然是乳腺癌筛查最为关键的第一步。

如何正确做乳房自我检查呢?我认为应每月检查一次。通常应在月经过后7~10天进行,这时候乳腺腺体比较松软,无胀痛,适合做乳房自我检查。在洗澡时面对镜子,手臂放在身体的两侧以及两手臂高举超过头部,超过观察乳房的轮廓,皮肤及乳头有无变化。然后把手指放平,轻轻地触摸乳房的每一个部位,两手交替检查对侧乳房和腋窝,感觉有无囊肿、硬块或增厚等变化,两侧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用手以稳而轻的力度挤压乳头,检查是否有液体溢出。只要做到以上三个方面,你就是自己乳房合格的家庭医生了。

早期乳腺癌的表现常有:乳房出现单一无痛性肿块,乳头内陷、皮疹或非乳汁性溢液,乳房表面部分凹陷或有明显突出的血管等。如果在日常的自检过程中,怀疑自己的乳房可能存在异常,此时就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专科医生乳房触诊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对是否存在乳腺疾病进行界定。当然这里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医生的选择;二是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对选择医生,我建议选择有经验的专科医生。现代医学科学发展速度较快,学科化分越来越细,专科医生对自己学科领域内的前沿知识掌握较多,能给患者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意见。

乳腺影像学检查比较普遍公认的手段包括B超、乳腺钼靶X摄片、核磁共振。其它如红外线检查和CT等,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证据。值得一提的是红外线检查,因价格低廉,在许多医院都有开展,其原理是通过显示病变的血供情况,反映血红蛋白含量,间接了解组织密度,对于一些血供并不丰富的病变可能就会漏诊。我们不提倡用这一方法进行乳腺癌的筛查。

B超对于乳腺癌的检出率在85%左右,乳腺钼靶X线摄片在90%左右,而核磁共振则在95%左右。乳腺钼靶在国外已经大规模应用,但我国妇女乳房较小、乳腺密度普遍较高、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较欧美提前10年左右的现实情况,乳腺钼靶X线摄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西方低,且易遗漏乳房基底部病灶,完全依靠该手段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并非万全之策。核磁共振应用于乳腺癌的筛查,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对乳腺癌有更加出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检查部位更广泛,但其价格昂贵,在我国推行这一作法尚有一定困难。乳腺B超检查因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价格较低,可以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推广,其缺点是主观性比较强,不便于复诊,建议患者去固定的、综合医院的B超室做检查。

作为医生,我提倡妇女进行定期正确的乳房自检,熟悉自己乳房,随时向专科医生报告乳房的细微变化。定期、持之以恒的乳房自检和合适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提高乳房病变的自我警示,对减少较晚期乳腺癌的发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