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平乐正骨与国家元首(文化正骨)2005

陈利国
陈利国

主治医师 手外科

洛阳正骨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位于古代中国的腹心,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它北有邙山屏障,南有伊厥耸立,西有秦岭在望,东有嵩岳峻极,伊、洛、廛、涧,蜿蜒其间。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风光秀丽,人杰地灵,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形势甲天下”之说。中医药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历代名医层出不穷,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在中医药学的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龙门石窟,平乐正骨,国花牡丹,水席古都”并称为洛阳四绝。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正骨之乡,按摩之源(中医推拿学五版教材载按摩最早发源于河南洛阳地区,同时一指禅推拿渊源于洛阳)。今天我给大家所讲故事的名字叫做(正骨杂谈)其主要内容是慈禧太后、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李先念与平乐正骨的关系以及平乐正骨祖传秘方的故事。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手外科、显微外科研究治疗中心陈利国

首先晚清,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逃避西安,次年两宫回銮北京,途经洛阳,一贝勒坠马伤骨,慈禧太后的侄子文悌知府推荐第三代传人郭贯田为之治疗,由于清制规定布衣不能上见,遂赏赐五品顶带进见施术。文悌把贯田高超医术向慈禧报告,慈禧十分高兴,立即写了“好、好”两个篆体大字,以示赞许赞赏之意。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因跳墙逃跑胸椎受伤,他离开西安后的第一站就是洛阳,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看病。但由于当时形势所迫,只带了平乐接骨丹及展筋丹飞归南京。关于蒋介石洛阳治病毛泽东是知晓的,这也可能是毛泽东主席首次听说平乐正骨。为后来的陈谢兵团保护平乐正骨埋下伏笔、为高云峰院长受到毛泽东、周恩来亲切接见埋下伏笔。

1956年高云峰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亲切接见,并说出她的名字。可见伟大领袖对平乐正骨的关切。

1957年第五代传人郭春园曾治愈邓小平同志的股骨颈骨折。郭春园是平乐正骨第五代传人之一,是郭贯田的亲孙子。他创办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对于平乐正骨,“同时苏堤一支柳,南北骚客皆可咏”。传统观念认为,对任何一个中医学派都要讲一个正统的问题,既然郭春园是郭贯田的亲孙子,那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学术同样也是平乐正骨。这对我们是个挑战,是个压力,也是个动力,我认为我们的定格应该是我们医院是这个学派的祖庭,是这个学派的龙头,我们要做的比他们好。我们洛阳正骨人,身上的责任重大,如果我们不发展、不壮大,我们就会沦落为“老二”,我们就对不起这块金字招牌,对不起为了洛阳正骨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几代洛阳正骨人。

1983年郭维淮院长任李先念主席的保健医生。

一个中医骨伤流派曾为三个朝代的5位国家元首重视,在当今中国是不多见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平乐正骨祖传秘方,接骨丹、展筋丹。这两种药物仔细研究开来,里面蕴藏了许多玄机,其中不但体现了人文方面的医德高尚,而且充分体现了平乐正骨用药方面的学术精髓。民国年间有一位偷学平乐正骨的医生,偷抄了平乐正骨医书,但是接骨丹、展筋丹处方这位医生彷徨了,发出了内心的呐喊,写了一首打油诗,“接骨、展筋美名传,如今得来心里寒,处方多种药杂乱,到底哪种是真传。”哈哈。我来告诉大家,两种药物均为外用制剂,但平乐正骨对该药实行了人性化管理,孔老哲学“中庸”在其中,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富人用些贵药,穷人也要治病呀,就用些便宜的药物,“救死扶伤,医者天职,穷汉吃药,富汉拿钱,世代相传,牢记心田”。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值得学习。

中医药讲究一个君臣佐使,接骨丹中两味药用药独重,并且平乐正骨外用接骨丹各种处方中,这两味药必不可少,第一位,象皮,第二位,象牙。太奇妙了,象皮强筋,象牙强骨,这不是筋骨并重理论的充分体现吗。疗效好,好、真好,找到玄机所在了吧,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展筋丹更是充分体现了平乐正骨的学术特点,它发展了骨伤科历史上的点穴疗法,是药物疗法与针灸经络学说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近代骨伤科穴位注射法的雏形。但有些可惜,由于人类与自然的不和谐,阴阳不调和,使我们这百年老药,面临危机。展筋丹中的药物有一大部分是名贵中药,“药材好,药才好”。其中的野生参枯竭了,麝香人造了,牛黄人造了,当归不地道了。疗效肯定要大打折扣。出路还是有的,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我相信我们百年老药会更放光彩,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演说,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光,洛阳正骨独好。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