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间质性膀胱炎与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的鉴别

吕坚伟
吕坚伟

副主任医师 泌尿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三级甲等
极速问诊

前言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大夫经常需要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临床上非常棘手。大约50%的男性在一生中会感受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其中只有5~10%是由细菌引起。大部分的前列腺炎患者(90%)为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P)或慢性盆腔痛症状(CPSS),表现为尿频、尿急、盆腔痛、性交痛和射精痛,并且病程超过3个月。治疗CP/CPPS的传统方法包括经验性抗菌素治疗和其他药物或非药物治疗。

尽管有在短期内有效的报道,但这些治疗难以长期奏效。最近,有人提出慢性盆腔痛及其他CP/CPPS相关症状可能与膀胱源性慢性盆腔痛有关,或者称为间质性膀胱炎(IC)。CP/CPPS与IC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学特征,最近的数据还提示治疗IC的方法对CP/CPPS患者同样有效,因此作为医生应该在诊断男性慢性盆腔痛时考虑到IC的可能性。

总论及定义

美国国家卫生机构(NIH)下属的国家糖尿病、消化系统及肾脏疾病机构(NIDDK)将前列腺炎分为4种(表1)。Ⅰ型和Ⅱ型代表急性或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不常见,约占患者总数的5~10%。Ⅲ型前列腺炎(CP)是最普遍的类型,约占90%。Ⅳ型为无症状感染性前列腺炎(AIP),只见于无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史患者,往往在评估其前列腺癌或生殖能力时被偶然发现,或者在精液检查时发现含有高浓度的白细胞。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即Ⅰ型,虽然最不常见,但是可能后果最为严重。在大约10000名门诊患者中约有2人被诊断为ABP,表现为急性泌尿道感染(UTI),尿频、尿急、夜尿症、急性会阴部、耻骨下及生殖器(特别是睾丸)疼痛。患者通常有高烧、寒战、恶心、呕吐、尿道烧灼感或疼痛。尿液有恶臭,尿线变细;尿液或精液中带血。如果不及时治疗,ABP会导致意识模糊、血压降低、脓毒血症,甚至威胁生命。ABP患者需要积极的治疗,包括住院、肠道外使用抗生素、镇痛、静脉补液。

如果患者出现多次泌尿系感染,而且每次都是由前列腺的相同病原体引起,则诊断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即Ⅱ型。 CBP与ABP症状相似,但程度较轻:睾丸或腰骶部疼痛,会阴或盆底痛,出现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或烧灼感。在菌尿症的间歇期,患者一般无症状,但是有一部分人还是会出现反复的低热、排尿踌躇和尿线变细。

与ABP相反,CBP的诊断和治疗很棘手。CBP患者无发热,尿培养绝大多数呈阴性,病史通常为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附睾炎及尿道炎(由相同病原体引起)。诊断CBP时,需要在前列腺特异性区域中(包括前列腺按摩后的精液或尿液以及前列腺挤压后分泌物[EPS])发现细菌。前列腺样本中的细菌数如果比尿道样本增加10倍,就可以确诊为CBP。

建议使用能够有效渗入前列腺组织的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急性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与ABP相同,CBP治疗上以经验性使用抗生素为主,可以同时加以辅助治疗。能有效渗入前列腺组织并同时杀灭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的药物包括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甲氧苄氨嘧啶(TMP)及磺胺甲基异。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