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针灸对脊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刘立喜
刘立喜

主治医师 中医科

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

二级甲等
极速问诊

针灸对脊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中风上肢痉挛状态的病人存在脊髓前角细胞兴奋性增高, 病理性牵张反射亢进, 适当的针刺治疗能抑制脊髓前角细胞的兴奋性, 对病理性神经活动有良好的调整作用。王子臣等于“反射亢进期”采用调节督脉的治法, 针对大脑皮层对脊髓节段反射调节减弱的病理特点, 用“调督通阳法”对抗脊髓节段反射亢进, 使气至督脉, 而督脉紧靠脊髓, 通过针刺的良性调整作用, 降低脊髓节段反射亢进, 有效缓解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夹脊穴区分布有脊神经后支并涉及脊神经前支与交感神经干, 每一后支与相邻上下位1~ 2节段脊神经后支有纤维联接, 程金莲等对夹脊穴区进行针刺, 有可能影响脊髓(和)运动神经元相互作用, 调整脊髓牵张反射以及平衡运动系统功能, 从而调整肢体肌张力状态。M ilanovI[针刺选用“马丹阳十二穴”和腰俞、脊中、哑门, 结果显示电针对增强的肌张力有降低作用, 而对其他指征没有影响,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突触前抑制和降低运动神经元活动而实现的。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分享:
相关推荐
分享到微信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