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三级甲等一条腿肿胀要警惕“隐形杀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血管外科 李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严重而危险的疾病,如未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发生肺栓塞(PE),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如患肢肿胀、溃疡和坏疽。美国每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人数约200万人,其中65万人发生肺栓塞。由于很多深静脉血栓病人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旦出现肺栓塞病死率较高,故称其为“隐形杀手”。
什么原因会引起深静脉血栓呢?
一般来说,只要能引起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任何因素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高龄、长时间坐卧、恶性肿瘤、大手术、创伤、吸烟等。 国外报道,长时间乘飞机旅行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梗塞的发生,即所谓的“经济舱综合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些病例起源于小腿静脉,另有些病例起源于股静脉、髂静脉。血栓的蔓延可沿静脉血流方向,向近心端伸延,如小腿的血栓可以继续伸延至下腔静脉。当血栓完全阻塞静脉主干后,就可以逆行伸延。血栓的碎块还可以脱落,随血流经右心,继之栓塞于肺动脉,即并发肺栓塞,甚至死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体检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患肢肿胀。肿胀的发展程度,须依据每天用卷带尺精确的测量,并与健侧下肢对照粗细才可靠,单纯依靠肉眼观察是不可靠的。这一体征对确诊深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价值,小腿肿胀严重时,常致组织张力增高;②压痛。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因此,下肢应检查小腿肌肉、腘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③Homans征。将足向背侧急剧弯曲时,可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小腿深静脉血栓时,Homans征常为阳性。这是由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被动伸长时,刺激小腿静脉而引起;④浅静脉曲张。本病发病急骤,数小时内整个患肢出现疼痛、压痛及明显肿胀,沿股三角区及股内收肌管部位有明显压痛,在股静脉部位可摸到索条物,并压痛。严重者,患肢皮色呈青紫,称“股青肿”,提示患肢深浅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伴有动脉痉挛,有时可导致肢体静脉型坏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治疗?
目前,用于急性下肢DVT的治疗方法包括抗凝治疗和血栓清除术。
抗凝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但并不能清除已存在的血栓,治疗效果有限。
血栓清除术包括:外科取栓术、机械性血栓清除和导管接触直接溶栓(CDT)。外科取栓术由于其并发症如出血、血管损伤等及血栓复发率较高,始终未能成为治疗骼股静脉急性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手段;CDT是在DSA透视下将溶栓导管经深静脉直接插入髂股腘静脉血栓中的一种介入性溶栓方法,能在减少出血风险的前提下提高血栓清除率,提高药物的溶栓效率,快速开放受阻的静脉。并在临床得到了迅速普及和发展。置管静脉溶栓之所以被广泛接受是因为有很好的溶栓效果,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溶栓药物的用量,在血栓溶解率、症状改善率均较传统的全身溶栓效果好,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的抗凝溶栓治疗对于慢性血栓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而采用置管溶栓治疗对于慢性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也有不错的疗效。
对于广泛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伴动脉血供障碍而肢体趋于坏疽者(股青肿),则常需手术取栓。手术时间越早,血栓与静脉壁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手术取栓越彻底,术后疗效更佳。
此外,放置腔静脉滤网是防治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什么,类型以及治疗方法、并发症有哪些
不容忽视的“腿中风”
深静脉血栓形成
腹腔镜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如何治疗?口服药物是否终生服用?